2019-09-18・旺報-綜合報導

2019-09-18・旺報-綜合報導
70年回歸之路 流失文物齊聚

5萬餘件參展《五牛圖》「二希」現身其中

大陸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在「文物回歸成果展」表示,大陸從1949年至今,透過執法合作、司法訴訟、協商捐贈等方式,已成功促成300餘次、15萬餘件流失海外的文物順利回歸大陸,多層次提高的嶄新階段,「文物返還」的聲音在國際上逐漸變大,文物回歸取得突破性的成就。

韓滉《五牛圖》。(取自微博@澎湃新聞網)
韓滉《五牛圖》。(取自微博@澎湃新聞網)

二帖被溥儀攜出紫禁城

「文物回歸成果展」其中一部分以清代的大型皇家園林「圓明園」為主題,闡述圓明園在1860年英法聯軍之役中被英、法侵略者劫取文物之後放火焚燒,如今文物終於歸來的源由,以圓明園獸首銅像由散到聚的今昔對照為引線,帶到蘇聯和前東德返還的《永樂大典》與義和團團旗等代表案例,展現珍貴文物回歸之路,最後展示從法國追索秦公墓地金飾片、英國追索圓明園青銅虎鎣、美國返還文物、義大利返還文物、從日本追索曾伯克父青銅組器等重要案例。
民國初期連年戰亂,大量珍貴文物流至海外及香港,吸引眾多中外藏家、文物商販爭先購買,大量珍貴文物面臨進一步流失的危險,當時周恩來力推文物保存,時任大陸文化部文物局局長鄭振鐸成立「香港祕密收購文物小組」,專門在香港從事珍貴文物搶救工作,其中包括為人熟知的《中秋帖》、《伯遠帖》,此二帖和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的《快雪時晴帖》被乾隆統稱為「三希」,其中《中秋帖》、《伯遠帖》二帖曾被溥儀攜出紫禁城,最後變賣到香港。
1951年10月,鄭振鐸得知「二希」即將詢價出售的消息後,立即啟動文物搶救工作,時任大陸文化部文物局副局長的王冶秋奉命偕同上海文管會主任徐森玉、故宮博物院院長馬衡兼程南下談判,最終成功購回「二希」,撥交故宮博物院收藏,結束了兩件國寶長達數十年的顛沛流離。

彩繪浮雕武士石刻。(取自微博@澎湃新聞網)
彩繪浮雕武士石刻。(取自微博@澎湃新聞網)

圓明園獸首重聚

2019年3月初,大陸國家文物局獲悉,日本某拍賣會疑似拍賣「曾伯克父青銅組器」,於是立即組織專家團隊對青銅組器進行研究,確認其為「湖北曾國墓葬」被盜掘後,非法出境的文物,隨即透過刑事與外交管道共同展開追索,大陸國家文物局正式照會日本駐華使館,要求日本政府依據相關國際公約規定,返還流失文物,同日日本拍賣企業公開聲明撤拍青銅組器,最終促成青銅組器拍賣委託人將文物無償返還大陸,2019年8月,大陸完成曾伯克父青銅組器接收工作。
1980年來,包括圓明園獸首在內的流失文物陸續現身海外,國際拍賣企業利用珍貴的歷史文物獲取暴利,引起國際輿論廣泛關注,文物回歸也面臨重重障礙,大陸政府力推文物回歸,從牛首、虎首、猴首的國企競拍,到馬首、豬首的華商捐贈,再到鼠首、兔首的外國友人返還,圓明園獸首在失散超過一個半世紀後終於重聚,是流失文物回歸之路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記者林至柔/綜合報導)

小靈通-三希
清高宗乾隆皇帝收藏了晉朝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羲之之子王獻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遠帖》,被乾隆統稱為「三希」,並在養心殿西暖閣設立「三希堂」收納此3件書法珍品。(林至柔)

大陸民眾參觀「回歸之路」展覽,觀看《伯遠帖》與《中秋帖》。(中新社)
大陸民眾參觀「回歸之路」展覽,觀看《伯遠帖》與《中秋帖》。(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