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25・旺報-綜合報導

2019-09-25・旺報-綜合報導
大布蘇護生態 赤狐、狗獾回來了

絕跡多年、近日在保護區現蹤 專家好驚喜

近日一組在大陸吉林大布蘇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拍攝的野生動物影片和照片公布,讓專家感到驚喜,因為赤狐和狗獾在大布蘇保護區已經絕跡多年,如今能夠拍攝到在保護區內隨意行走,顯然是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的成果。

近兩年,大布蘇保護區管理局加大了對野生動物的保護力度,設置了4個保護站,堅持每天對自然保護區開展日常巡護,依法打擊獵捕野生動物和破壞濕地資源的行為,在保護區的核心區和緩衝區禁止遊客進入,有效保護了野生動物及其濕地生態。

野生動物增多 隨意行走

陸媒報導,吉林省林業和草原保護局近日公布一組大布蘇保護區野生動物短片和照片,其中,灰鶴、鷹、野雞、野鴨等野生動物數量明顯增多,而且絕跡多年的赤狐和狗獾等動物重現身影。從影片中,可看見在大布蘇湖中的小島上,一隻毛色棕紅的赤狐,走到沙土堆積的高崗處,一路嗅聞著走到一個洞口前,探頭向洞裡面窺探張望。
吉林大布蘇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科研宣教科科長尹勇前表示,這不是赤狐第一次來到這裡,紅外相機拍攝發現,這裡是狗獾的家,每天狗獾都在這裡進進出出,有時是單個出來,有時是一對。

狗獾在大布蘇保護區隨意行走,是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的成果。(取自微博@北方法制報)
狗獾在大布蘇保護區隨意行走,是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的成果。(取自微博@北方法制報)

狼牙壩泥林景觀 陸唯一

赤狐窺視狗獾的洞,很有可能是想占據狗獾的家。尹勇前說,「赤狐不會挖洞,狗獾是挖洞高手,洞裡乾淨舒適。赤狐在洞前嗅聞窺視,是想確定這裡的主人是否在家,是不是遺棄的洞。即使是主人沒放棄的洞,赤狐也有可能會利用在洞裡尿尿等方式,弄髒這裡,逼得狗獾放棄這裡另闢新家。」
尹勇前說,赤狐和狗獾在大布蘇保護區已絕跡多年,現在能夠拍攝到在保護區內隨意行走,是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的成果。
大布蘇保護區屬於地質遺跡類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大陸唯一的「狼牙壩」泥林潛蝕地質地貌景觀,晚更新世古生物化石及產地、濕地生態系統及國家重點保護鳥類。近兩年,大布蘇保護區管理局加大了對野生動物的保護力度,設置了4個保護站,堅持每天巡護,核心區和緩衝區禁止遊客進入,有效保護生態。

珍稀鳥類 國家重點保護

大布蘇出土化石豐富且獨特,據專家發掘考證,這一帶在距今2萬餘年以前,有舊石器晚期人類共生的猛瑪象、披毛犀動物群出沒。大布蘇在距地表面1公尺左右的橫斷面上,顯露出兩個文化層,一個是新石器晚期和青銅時期的原始文化,一個是遼金時期文化,從發現的古動物化石和人類活動的遺址看,可以粗略了解大布蘇湖所經歷的巨大變遷,這一帶氣候由濕潤變為半乾旱:湖水由淡變鹼;湖水面積由大變小。
在鳥類調查和保護方面,大布蘇保護區與吉林大學、東北師範大學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在濕地、大陸國家重點保護鳥類方面進行研究。為了增強保護環境的意識,保護區每年都通過組織學生參觀博物館、發放宣傳資料等活動,向全社會宣傳生態保護及野生動物保護知識。
架設在保護區裡的20台紅外相機,經常能拍到十幾隻野雞飛起的場景,也經常能看到赤狐在行走。保護區現已查明的鳥類有43科297種,其中大陸國家一級保護鳥類有6種。

大布蘇保護區的泥林景觀。(取自微博@城市晚報)
大布蘇保護區的泥林景觀。(取自微博@城市晚報)

小靈通:大布蘇保護區

位於大陸吉林省乾安縣西南部,全名大布蘇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距縣城35公里處。處在松遼平原西部沉降帶中心,嫩江與遼河之間廣大閉流區中。由於長期不合理開發利用,大布蘇湖周圍原有的地帶性草場即羊草草場類型受到很大破壞,大部分轉化成雜類草草場和草甸草場。1993年建立自然保護區,2005年8月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對象為地質遺跡、古生物遺跡、濕地生態系統及珍稀鳥類。

(記者/王曉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