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課程內容,上海復旦大學計算機系教授陳翌佳負責探討「比特幣」;物理系教授盛衛東講授「電磁輻射與電離輻射」;古文字研究中心教授郭永秉講授「漢字是否為象形文字」;樓紅衛則講授「利用簡單數學發現謬誤」。
提升大學生科學素養
樓紅衛指出,邏輯上的錯誤廣泛存在於大量統計數據和新聞報導之中,理論站不住腳,卻讓人印象深刻並默默被洗腦,太多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對於一些常識性的東西,時常會有錯誤的認知,缺乏必要的判斷能力,尤其是面對本科專業之外的一些爭議時,所以希望這門課能夠糾正令人印象深刻的偏見,提供正確的思考方式。
樓紅衛說,開設「似是而非」課的靈感來自與幾位老師偶然在網上看到了一篇關於美國華盛頓大學開了一門名為「抵制狗屁」課程的文章,並發現這門課與大家的想法不謀而合,即起意開設一門上海復旦版「抵制狗屁」課程。
12教授開課掀起風潮
不過樓紅衛表示,他們開設的課程並非美國翻版,美國華盛頓大學課程主要講述從邏輯和傳播渠道的角度揭開偽科學如何產生與傳播,而「似是而非」則集結數學、理化、生物、計算機科學、醫學、文學、政治學、歷史學等眾多學科教師,內容更加豐富多元,意圖普及思維和糾正偏見。
樓紅衛說,「科學的謬誤應該在大學校園裡終結」,學生未來出社會時,應具備用科學和邏輯辨別事物的能力,而不是仍然帶著深深的科學謬誤認同。
「似是而非」開課至今,僅上了四堂課,卻在大學內掀起一陣風潮,每到上課時間,教室一位難求,每周都有站著聽課的學生,本來預計收258人,結果選課人數超過1000人,不過也有退課的同學表示,課程形式有點像講座,內容不深入,對批判性思維的幫助不大。對此,樓紅衛強調,課程未來將採取論文考核方式,透過逐步探討,將課程內容更加完善、教師資源更完整,盼未來有更多學校開設類似的課程。
(記者/林至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