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30・旺報-綜合報導

2019-10-30・旺報-綜合報導
90後科研員 助內蒙草原常綠

野外觀測不畏「黑」 將數位科技帶進呼倫貝爾

大陸十一長假結束後的第三天,北京以北1600多公里的呼倫貝爾草原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就出現了今冬的第一場雪,白天的氣溫也降到攝氏0度左右。

呼倫貝爾草原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坐落在內蒙古呼倫貝爾市謝爾塔拉農牧場的空曠草原上,是目前大陸溫性草甸草原地區唯一的國家級野外觀測研究台站。

呼倫貝爾國家野外科研台站迎來冬雪。(取自人民網)
呼倫貝爾國家野外科研台站迎來冬雪。(取自人民網)

生長季即野外工作季

已經在這裡工作了5個多月的「90後」碩士研究生侯路路,還在整理從野外採集的樣品。5-9月是草原的生長季,也是呼倫貝爾站科研人員的野外工作季。從2017年起,侯路路每年夏天來到這裡,每天和同事們早出晚歸,在放牧試驗樣地裡工作:調查樣方、測算牧草生產量、採集牛糞樣品、分析牛採食的情況……半年下來,臉曬得黑黑的。
「比起我的老師和師兄師姐們,我幸福多啦!」侯路路嘿嘿一笑,露出潔白的牙齒。「起碼有固定的地方吃飯、睡覺了。」自1997年籌建,特別是2005年成為國家站以來,從首任站長唐華俊到現任站長辛曉平,從「60後」楊桂霞、「70後」王旭、張宏斌、閆玉春、閆瑞瑞、徐麗君,到「80後」「90後」張保輝、陳寶瑞、徐大偉、李振旺、丁蕾、侯路路、沈貝貝等,呼倫貝爾站的科研人員一代接著一代,每年夏天就告別家人,從北京來到草原,在太陽下奔忙。

為節省時間,侯路路(左側後)和同事們在野外吃午飯。(取自中新網)
為節省時間,侯路路(左側後)和同事們在野外吃午飯。(取自中新網)

技術創新助牧民生產

「黑」是他們共同的膚色,「綠」是他們共同的目標。面對氣候變化、人口增長、家畜增加等多重因素導致的生態退化,他們結合理論研究與技術創新,揭示草原生態演變規律的同時為農牧民生產提供技術支持,讓草原常綠常青。
辛曉平21歲起就開始在草原上做調查研究,幾乎跑遍了大陸的草原。自2005年呼倫貝爾站成為國家野外台站後,她就把這裡當作自己的第二個家,先後擔任常務副站長、站長。2005年成為國家站後,她和副站長楊桂霞帶領年輕同事,風餐露宿,把基礎研究成果和牧民生產相結合,開發、推廣數位牧場技術。

數位化草地監測管理 畜牧更便利

透過多年努力,內蒙呼倫貝爾草原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站研究站的辛曉平團隊,構建了一套較完善的數位草業理論與技術研究體系,制定草業資訊技術領域第一個行業標準,開發出先進的草地監測與生態管理核心模型和系列軟硬體技術產品,為周邊的牧民服務。
「數字牧場正好解決了草場退化與畜牧超載的難題,很受牧民歡迎。」陳巴爾虎旗畜牧和科技局黨組書記斯琴畢力格說,牧民透過辛曉平團隊開發的專用手機APP軟體,就能預測當年草地的產草量,然後據此決定養多少牛、什麼時候出欄,既保持了草蓄平衡,又提高了放牧收益。「目前我們旗已經有60多個牧戶用這個軟體指導生產,覆蓋的草地有50萬畝左右。」

呼倫貝爾站的科研人員還在培育牧草良種。「這是紫花苜蓿,這是野大麥,這是山野豌豆……這些都是我們為了培育新品種引進的。」在牧草栽培試驗樣地裡,專案負責人徐麗君如數家珍。

2019年8月,徐麗君(左)和她的助手烏仁其木格在查看紫花苜蓿的結籽情況。(取自人民網)
2019年8月,徐麗君(左)和她的助手烏仁其木格在查看紫花苜蓿的結籽情況。(取自人民網)

由於草原退化,單靠放牧草地和打草場難以提供足夠的草料,必須栽培新品種、實行人工種草。「我們從2008年開始培育,現在已從全國收集了數百份樣本,發現了許多『好苗子』,特別是紫花苜蓿。」徐麗君指著一片開滿紫花的苜蓿說:「這是我們剛通過區域評審、拿到新品種證書的中草13號,不僅抗寒,而且產量高、結籽多,明年就可以推廣。」

(記者/李鋅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