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07・旺報-綜合報導

2019-11-07・旺報-綜合報導
風化、黃土坍方 化石保護迫在眉睫

有「恐龍之鄉」的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永靖縣又發現巨龍形類蜥腳類和新鳥臀類恐龍化石,由於資金、技術、自然條件等因素,部分化石遺跡仍面臨風化、侵蝕和黃土坍方掩埋等多種威脅,地質遺跡的保護與利用等方面存在很大的難題。

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永靖縣縣長張自賢說,一直以來,永靖縣高度重視化石遺跡的保護與利用,加大資金投入,完善基礎設施,不斷強化保護措施,保護了不少寶貴的自然遺產,但近年來由於資金、技術、自然條件等各方面的因素,部分化石遺跡仍面臨著風化、侵蝕和黃土坍方掩埋等多種威脅,地質遺跡與恐龍足印化石群地質遺跡保護問題成當務之急。

甘肅省永靖縣地方政府於5日至6日在當地舉行「黃河化石論壇」,化石的保護與利用也成為專家學者關注的議題。大陸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博物館館長馮偉民在論壇上介紹「博物館收藏的歷史淵源」、「博物館科學家對化石地發現的貢獻」「世界著名自然歷史博物館的收藏」,闡述博物館在化石保護中的作用。

台灣石尚博物館館長馮正雄以「龍遊黃河──化石保護與恐龍文化產業的跨領域發展」介紹,並用台灣恐龍文化產業為例,闡述保護與傳承的相互關係;四川自貢博物館前館長彭光照以「新型納米保護材料在化石保護中的作用」為主題,講述不同化石、圍岩類型與氣候環境對化石保護的材料的需求也不同,新型材料目前處於實驗階段,未來將推廣應用,保護更多恐龍資源。(記者/林至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