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布的《2019中國音樂產業發展報告》指出,大陸2018年音樂產業規模達3747.85億元(人民幣,下同),約新台幣1兆6498億元,比2017年成長7.98%,也刷新近5年大陸音樂產業的成長速度。其中,音樂類演藝市場成長最快,2018年規模達182.21億元(約新台幣802.09億元)。
這些可觀的成長數字,主要歸功於大陸「音樂+」泛娛樂消費經濟發展模式興起、產業發展環境更加完善,商業模式、原創體系日趨成熟,音樂科技創新應用廣泛等因素;由於成長幅度穩定增加,因此,業界認為現在已迎來音樂產業新時代發展的黃金期。
消費人口持續年輕化
在「2019第六屆音樂產業高端論壇」公布的這項報告,從11個細分領域解析2018年大陸音樂產業的發展面貌,產業界尤其關注音樂演出產業、數位音樂產業、音樂版權經紀與管理產業、影視劇音樂、遊戲音樂、動漫音樂產業等方向的數據。
報告顯示,2018年音樂類演出票房總收入68.18億元,同比增長14.8%,其中,劇場演出場次達到4.29萬場,同比增長73.6%,收入也達25.83億元,Live house票房為2.5億元。大型演唱會、音樂節票房39.85億元,值得注意的是演唱會消費人群持續年輕化,有錢有閒的95後占逾65%,搭上粉絲經濟後,未來成長潛力值得開發。
另一個讓業界感到樂觀的是數位音樂產業規模逐年上升,2018年已達612.42億元(約新台幣2695.87億元),同比增長5.5%。但用戶增量紅利進入尾聲,存量用戶消費市場成為未來主要增長點,而在用戶付費、廣告收入、版權營運、電信音樂增值,以及泛娛樂數位音樂產業收入構成中,用戶付費率由4%增至6%,同比增長25%,市場潛力依然巨大。數位音樂平台、行動K歌、短片、泛娛樂直播則已成為數位音樂娛樂體驗的主戰場,版權營運、音樂社交、泛娛樂、UGC(使用者創作內容)多管道營利模式都大放異彩。
鐵粉、愛好者買實體CD
大陸官方近年針對版權保護進行數次清理,改善音樂產業版權保護環境,因此,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2018年許可收入達到3.16億元,同比增長46.23%;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的總收入也達到近2.3億元,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15%。國際唱片業協會IFPI的研究資料也指出,年輕世代以串流平台或短片平台為主要音樂媒介,實體唱片市場雖然小,但會買實體唱片的都是歌手鐵粉或真正的音樂愛好者,反而讓正版率達96%,高於62%的國際平均水準。
(記者/廖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