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7・旺報-綜合報導

2019-12-17・旺報-綜合報導
中國歷代都城遺址 在傳承中創新

展現朝代縮影 成當代考古的重要資料

第四屆世界考古論壇15日在上海登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長朱岩石研究員以「中國古代都城考古的發現與研究」為題演講指出,從夏商周到宋元明清時期的眾多都城遺址考古發掘研究顯示,中國古代王朝都城規畫建設方面既有傳承又有創新,是在傳承中創新發展。

朱岩石表示,先秦時代(約西元前21世紀-西元前221年)都城是中國古代都城發展的第一階段,從考古發現來看,夏商西周(約西元前21世紀-西元前770年)時期,都城遺址規模宏大,結構複雜,出土有高等級的建築遺跡和遺物,遺跡呈現突出的宗教禮儀特性,就政治、宗教地位而言,它已成為王國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的中心,如二里頭遺址、偃師商城遺址、殷墟遺址等。

▲西安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保護展示區。(新華社資料照片)
▲西安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保護展示區。(新華社資料照片)

秦漢時期 承先啟後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西元前770年-西元前221年),周王權威喪失,禮崩樂壞,諸侯競爭,在都城建設上表現為各諸侯國紛紛修築城邑,列國王城城市規模宏大,不同王國都城之間的建設呈現競爭特徵,為此後統一帝國時代都城的建設奠定了思想理念、工藝技術的基礎。
秦漢時期(西元前221年-西元220年)都城是統一帝國時期的開始,這一時期承襲了先秦時代城市規畫的思想特點,同時出現新的要素。繼承秦制度的漢長安城規模宏大、建築雄偉,代表了秦漢時期都城的特點。
宋元明清時期(西元10世紀-西元20世紀初),北宋、南宋經歷與遼、金王朝對峙並存時期,同一王朝也有一個都城為主、多個京城共存的情形,都城規畫建設也繼承秦漢時期以來的都城基本要素,基本保持隋唐時代都城大的格局特點。朱岩石指出,中國古代王朝的都城遺址具有唯一性,均是當時社會的中心,相關考古成果為研究古代社會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科技等方面提供豐富資料。因此,中國古代都城考古發掘調查與研究,也成為中國考古學重要的學術課題之一。
他表示,中國古代都城遺址都屬於不可替代的大遺址,目前都城考古工作中結合遺產保護發掘與研究日益增多,以遺址保護為目的考古調查和發掘,不但促進中國古代都城遺址研究,也為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奠定科學基礎。

▲中國古代王朝都城發展不斷傳承創新。(新華社資料照片)
▲中國古代王朝都城發展不斷傳承創新。(新華社資料照片)

3000年前岩畫再現

大陸的考古不但透過論壇交流,在考古現場也不斷有新的發現。日前在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的長江源頭通天河流域,發現一處距今3000年左右洞穴岩畫遺跡。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稱多縣文聯主席仁青尼瑪表示,該處岩畫分布在稱多縣拉布鄉達哇村牧區多處山洞中,是當地發現的第21處岩畫點,也是通天河流域迄今為止發現最早的洞穴岩畫遺跡。
仁青尼瑪表示,經專家鑑定,該批岩畫中最早的距今已有3000年左右,岩畫的多樣性顯現文化反覆運算和交流融合特點,對於研究青藏高原地區與外界交流具有積極意義。

(記者/李鋅銅)

小靈通 玉樹岩畫

多分布於通天河流域,河道懸崖、崇山峭壁、山間岩石、草原散石上都有發現。岩畫內容也精彩紛呈,以鹿、氂牛、狼等動物為主,還有人物、巫師形象,以及神祕的萬字紋,呈現出大陸北方草原岩畫的風格。比如曲麻萊昂然岩畫中的鹿,為單線輪廓打製,渦紋臀部,身體飾橫置的S紋等,就是典型的草原風格。不僅是鹿,氂牛也是這種方法打製,形成玉樹最有特色的岩畫風格。(李鋅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