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2・旺報-綜合報導

2019-12-22・旺報-綜合報導
陸風生水起 吹開綠色能源大門

離岸最遠電場運轉 將超英國成為最大海上風電市場

大陸為了調整能源結構,正在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海上風電便是其中之一,日前宣布離岸最遠(42公里)、施工難度最高的風力發電場江蘇東台300兆瓦風電場的75台、單機容量為4兆瓦的風力發電機組全部並網運行發電,預計每年可發電81354萬千瓦時,每年可節省標煤26.85萬噸。

國際能源署發布的《海上風電展望2019》指出,2018年全球海上風電新增裝機430萬千瓦,其中,大陸新增裝機160萬千瓦,占比全球第一;日前舉行的「2019中國海上風電工程技術大會」,與會人士指出,「十四五」期間,大陸將超越英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海上風電市場。

設立母港 實現產業鏈

大陸也正在江蘇如東、廣東陽江及揭陽等地布局「海上風電母港」建設,實現海上風電產業鏈集成,進行貨品運輸、裝存以及後勤保障工作,滿足大陸海上風電邁入「深海」的需求,形成千億元(人民幣)級產業集群。

大陸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韓文科稱,大陸將繼續增加海上風電投資,在2019年到2040年期間,平均投資增加額為130億美元,預計將把8%的電力投資用於海上風電。根據風電原來的「十三五」規畫,2020年海上風電並網500萬千瓦,如今,國家能源局將目標調至6600萬千瓦。

海上風電成未來趨勢

大陸海上風電主要在江蘇、福建、廣東。到2018年年底,海上風電累計核准總量達到5400萬千瓦,在建規模是850到1000萬千瓦,預計到2020年並網海上風電會達到780萬千瓦左右。這催生了一個巨大的市場。
目前,傳統的火電、水電和核電的投資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在這種情況下,能源巨頭紛紛加快了進軍海上風電的步伐。(記者林永富)

旺報觀點

綠電大道 陸走得比台灣明確

因為環境破壞嚴重,加上能源資源日漸枯竭,各國無不竭盡所能開發綠色能源。就綠色能源這條道路而言,大陸走得比台灣明確,而台灣卻在蔡政府的「政治正確」之下,反其道而行,使得台灣的能源政策成為舉世的末段班。

目前,大陸能源結構仍以化石能源為主,以煤及天然氣占最大比率,但化石能源消耗所排放的溫室氣體和汙染氣體被認為是影響空氣品質的主因。而台灣也大致相同,目前仍以燃煤為主要發電來源。

因蔡政府將燃煤發電提高成數,不但遭到「用肺發電」的批評,連最近公布的聯合國氣候峰會發布的「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CPI),台灣在61個評比國家地區中名列「倒數第三」,只贏美國和沙烏地阿拉伯。

反觀大陸近十年來的作為,在改善空氣汙染上可謂卯盡全力,最大的改變是將車輛政策大力推廣新能源汽機車;加大核能及風水電廠興建,冬天供暖已經絕大部分省市都改為天然氣,不再以燃煤供應。雖然大陸的空氣品質仍有待改善,但藍天日數已經大幅提高,可見大陸在綠電能源的努力已經看到成果。(記者林永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