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4・旺報-綜合報導

2019-12-24・旺報-綜合報導
家政業上線 陸青年軍入行

政策加需求 該行業成創新創業新「風口」

近年來,大陸民眾對家政服務需求與日俱增,與此同時,政策又大力推動家政服務業發展,相繼出台一系列幫扶政策,使該行業成為創新創業的新「風口」,而且從業人員有年輕化趨勢。據深圳家政服務行業協會發布的「2018年度行業調查」顯示,該市家政從業者70後占比40%,80後占比35%,90後占比15%。與前些年相比,80後與90後數量增幅較大。

▲新型家政企業從業人員年輕化。 (取自新浪微博@51家庭管家分享圈)
▲新型家政企業從業人員年輕化。
(取自新浪微博@51家庭管家分享圈)

80後的茉莉(化名)畢業於武漢大學,擁有雙學位學歷。畢業後曾做過一段時間英語老師,但工作不開心。後來在網上看到有關日本收納師的資訊,對收納產生濃厚興趣。2016年,她加入一家管家公司,在一線市場做家政師。

互聯網助產業發展

一開始,她主要是去雇主家做收納、清潔工作,服務200多個客戶。四個月後,她所在的公司開拓新業務,她被調到家庭管家部擔任管家顧問,為客戶家庭篩選、匹配服務師並提供售後服務,一年後升任管家部主管。今年,茉莉成為公司新股東之一。茉莉坦承,初入行時,不敢跟母親說自己的工作,擔心母親反對。
90後的歐陽倩是一名育嬰員,她當初進入家政業是因為喜歡照料小孩。為進入該行業,她參加專業育嬰師和家庭早教師培訓,熟練各項育嬰和早教技能。目前,她月收入近萬元(人民幣,下同),實現將愛好當工作的夢想。

▲大陸對家政服務需求與日俱增,圖為家政老師在河北省武強縣就業培訓中心指導學員做「嬰兒被動操」。(新華社資料照片)
▲大陸對家政服務需求與日俱增,圖為家政老師在河北省武強縣就業培訓中心指導學員做「嬰兒被動操」。(新華社資料照片)

此外,「互聯網+家政」的企業正興起。今年8月,80後的張懷磊和幾位具有互聯網工作經驗的朋友,以及一位澳門醫養業資深的小伙伴,一起在江門創立養老服務公司,主要為社區居家長者提供全天候智慧養老服務,比如為老人提供家政服務、膳食營養服務、健康照料等。

各路資本聞風而至

張懷磊表示,該公司利用互聯網技術資源,開發健康手環,為老人住家提供智慧化改造等。從創立至今短短四個月,張懷磊的公司在江門拓展線下三家服務站,擁有40名正式員工,服務上千位老人。因看好該公司商業模式和行業發展前景,張懷磊的創業公司現已獲得首輪融資,第二輪將於明年啟動。
看好這塊市場,51家庭管家、媽媽來了、社區邦、江門菲式管家等「互聯網+家政」的企業,均受到風投青睞。其中,51家庭管家自2014年創立以來,已先後獲得三輪融資;深圳「媽媽來了」創立四年來也獲得二輪融資。
深圳家政服務行業協會會長孫景濤表示,當前家政行業吸引各路資本紛紛入局,他們的進入推動家政業擴容增質,快速發展。

(記者/王曉鈴)

旺報觀點

社會觀念進步 「家政婦」專業升級

大陸年輕人興起投入家政業,高學歷者的80後、90後為追求高收入加入家政服務產業,打破過去選擇職業的觀念,加上今年6月,大陸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引向深入,「雙創」未來大有可為,有利於家政業發展。
隨著大陸生活進步,傳統家政業也改頭換面,新型態的「家政婦」在大陸城市正興起。上門幫忙打掃的,不再是大媽,而是穿著制服、手提規格化工具箱的年輕人。這其中,很大的助力來自科技創新,年輕人用手機APP接單,透過網路管理,也運用智慧化工具、標準化操作流程來工作。新的科技工具幫助從業者減輕工作量、提高效率,更重要的是,以新形象出現在大眾視野。
除了資源扶持、科技進步等外在條件改善,更重要的是內在觀念的改變。過去從事家政工作被視為低階層工作,一般高學歷年輕人不願意投入。如今時代進步,年輕人擇業觀念發生改變,更在意工作是否是自己喜歡的、是否有意義。
相對的,社會整體也更重視專業化。由於市場需求大,收入高,這項新興產業專業越分越細,衍生出新服務、新職業,比如母嬰照顧就分出產後康復、家教、營養師、健康管理等,創新發展的機會增加,自然能吸引年輕人加入。(王曉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