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石峁遺址考古又有重大發現,考古人員在皇城台區域考古發現大量骨器、陶器和精美石雕,已具備早期「宮城」性質,台頂或存在覆瓦的大型「宮室」建築,有可能是東亞規模最大的早期宮城建築,門址結構或對明清北京城午門有影響;出土各類文物標本不下4萬件,考古人員還發現20餘件的口簧,是目前年代最早的口簧實物,是世界音樂史的重大發現。
石峁遺址自2011年開始系統考古,被確認為距今4000年左右的石砌城址,面積逾400萬平方公尺。石峁城址由「皇城台」、內城和外城三部分構成,內、外城共同拱衛皇城台。皇城台是當地百姓對石峁遺址內一處石砌台地的稱呼,這是一處相對獨立的山峁,2016至2018年考古隊完成皇城台門址的揭露,2017至2018年完成皇城台東護牆北段上部發掘,2018-2019年完成大台基南護牆清理。
發掘出世界最早口簧
去年的發掘中,考古隊在皇城台東護牆北段上部清理出氣勢恢宏的石砌護牆遺蹟和數量巨大的各類遺物,出土各類文物標本不下4萬件,主要包括骨(牙、角)、石、陶、玉、銅等遺物,還有一些紡織品和漆皮殘片。其中骨器數量巨大,多見針、鏃、錐等小件工具類器物,僅骨針就發現1萬餘枚,結合骨料、坯料、廢品、石刀(鋸)、礪石等骨器「製作鏈」工具出土,考古隊推測皇城台台頂應存在大型製骨作坊。
骨器中還有20餘件口簧,製作規整,呈窄條狀,中間有細薄簧舌。口簧是先秦文獻中記載的「簧」,石峁骨製口簧是目前世界年代最早的口簧實物,是世界音樂史的重大發現。
除了骨器,出土的陶器數量也很可觀,除大量鬲、斝、盉、瓶、豆、甕等日用器物外,數量眾多的建築用瓦則暗示著皇城台台頂存在著覆瓦的大型「宮室」類建築。此外還出土近20件陶鷹,這些陶鷹多為灰陶質地,栩栩如生,腿部粗壯穩固,雙翅伸展上舒,脖頸翹昂,背部寬平施交叉貼附裝飾,整體作振翅欲飛之狀。考古隊專家認為,這或許暗含皇城台具有信仰和宗教功能。
奠定古代都城布局
考古隊認為,連續多年的石峁考古工作發現,皇城台是石峁城址的核心區域,已具備早期「宮城」性質,是目前東亞地區保存最好、規模最大的早期宮城建築。其內、外城層層設防、嚴密拱衛皇城台的城垣結構,奠定東亞地區古代都城以宮城為核心、多重城牆圍繞的城市布局。
另外,石峁遺址在城址規畫、冶金技術、藝術風格等方面顯示出與中亞、兩河流域早期文明可能存在的關聯性,顯示出自新石器時代晚期以來中國北方與歐亞草原存在雙向、多重、頻繁的交流和互動,石峁遺址所在的中國北方地區是橋接歐亞草原與中原地區的重要區域。
(記者/李鋅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