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3・旺報-綜合報導

2020-01-13・旺報-綜合報導
陸科研突破 揪出自然疫源黑名單

曹務春獲201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驢友」們到大自然放飛自我時,有可能被哪些蟲媒疾病侵襲,如何才能確診?H7N9禽流感是否可以在沒有血緣關係的人之間傳播?針對這些與公共衛生安全密切相關的科學問題,大陸科研人員取得系列原創性成果。由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曹務春領銜的「數種新發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發現與溯源研究」,獲得201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禽流感從動物傳到人後,會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圖為市民在廣州一市場購買雞肉。 (新華社資料照片)
▲禽流感從動物傳到人後,會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圖為市民在廣州一市場購買雞肉。
(新華社資料照片)

曹務春表示,自然疫源性疾病(Natural epidemic disease)指的是病原體不依賴人類即能在自然界生存繁殖,並在一定條件下,比如人進入自然疫源地,才能傳染給人的疾病。這項成果主要針對兩類不同傳播模式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開展研究:一類是僅從動物傳到人,典型的是蜱媒傳染病。要解決的關鍵科學問題是,自然疫源地中到底哪些病原體可以感染給人;另一類是從動物傳到人後,出現人與人之間的傳播,比如禽流感。要解決的關鍵科學問題是,人與人之間流行的風險到底有多大。

新發現提升公共衛生

圍繞以上兩個關鍵科學問題,曹務春領銜的科研團隊展開長期深入的系統研究。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資助下,團隊取得一系列具有代表意義的重大突破。他們在世界上首次發現3種新蜱媒傳染病,並且闡明病原和自然疫源地特徵。

▲大陸針對不同傳播模式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展開研究。(新華社資料照片)
▲大陸針對不同傳播模式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展開研究。(新華社資料照片)

比如,團隊在山羊身上發現一種新的無形體,確診一系列因受蜱蟲叮咬而感染的病例,團隊將這一新病原體自主命名為「山羊無形體」。國際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傳染病》發表評述指出:「該研究創新病原體發現模式,對新發傳染病的發現與溯源具有深遠的公共衛生價值。」
再比如,在一種叫做「西伯利亞立克次體BJ-90」的病原體被發現22年後,團隊在世界上首次報導該病原體也可以引起人類疾病。類似的還有「新塔拉塞維奇立克次體」,團隊在世界上首次確診感染病例。同時,現場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某疫源地優勢媒介「全溝硬蜱」的感染率高達10%,這意味著有傳染給人的極大風險。

加深蜱媒傳染病了解

團隊的另一重要貢獻是:首次發現3種新發蜱媒傳染病在歐洲以外分布。如侵襲紅細胞的「獵戶巴貝西蟲」,此前僅在歐洲有4例免疫缺陷感染者的報導。曹務春團隊通過對近3000名蜱咬患者的持續監測,不僅在免疫正常人群中確診感染者,而且發現沒有症狀的亞臨床感染者,這就提示其存在輸血傳播的風險。

(記者/李鋅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