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21・旺報-綜合報導

2020-01-21・旺報-綜合報導
強強聯手 北大、京清華跨校修課

開放部分課程互認學分 互補人文社科、理工科優勢

大陸兩所龍頭大學北京大學、北京清華大學近日公布互相開放部分大學部課程並互認學分,其中北大開放27門課,以人文社科為主;北京清華開放12門課程,以理工科為主。大陸媒體笑稱:「再也不用糾結上北京清華還是北大了。」

大陸媒體笑稱:「再也不用糾結上北京清華還是北大了。」圖為示意圖。(新華社資料照片)
大陸媒體笑稱:「再也不用糾結上北京清華還是北大了。」圖為示意圖。(新華社資料照片)

《中國青年報》報導,近日北清兩校均發布通告,表示兩校教務部門達成共識,決定互相開放部分大學部課程且互認學分,其中北大開放27門課,以人文社科類課程為主,包括《漢書》導讀、理想國、發展心理學、邏輯導論、中國歷史地理以及西方美術史等;北京清華開放12門課程,以理工科為主,包括工業系統概論、製造工程體驗、人工智慧技術、生物醫學電子學、系統與計算神經科學等知名課程。

讓旁聽「蹭課」制度化

報導指出,北清互相開放優質課程,可謂是「強強聯合」。兩校是大陸大學的「雙子星」,學科設置各具特色,北京清華的理工科優勢突出,而北大文科具有傳統優勢,互相開放課程可互補優勢;過去兩校學生如果對某堂課有興趣,只能去旁聽,現在互相開放課程讓旁聽「蹭課」制度化,給兩校學生更多課程選擇的空間,既有利於完善知識體系、開闊視野,也有助於促進學生交流。
報導指出,其實大陸大學之間也有過類似人才培養合作嘗試。1999年,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師範大學等7所隸屬大陸教育部的大學簽訂聯合辦學協議,允許7校學生從大二開始跨校輔修課程,修滿50個學分並完成畢業論文者(註:大陸大學學士生必須寫畢業論文),可獲雙學位證書,被稱為「一張錄取通知書,可上7所名校」。

北京大學校園一隅。(中新社資料照片)
北京大學校園一隅。(中新社資料照片)

打破大學間無形壁壘

該模式遠比跨校選課力度大,前者最多做到了互認學分,而後者則可以獲得輔修其他學校的學位。但該制度持續20年之後已經暫停。
報導指出,雖然目前通過網路也可以學習很多優質課程,但是課堂上的面對面學習仍有難以替代的作用和優勢。大陸一些「大學城」集聚了幾所甚至十多所大學,雖然只有一牆之隔,但是課程互不開放,形成了一道道無形的壁壘;如能打破大學間的無形壁壘,有序合理開放部分課程、互認學分,實現教育教學資源的最大化利用,是大學生之福。

共享高教資源 提升培育效益

大陸公眾號蒲公英評論獨立評論員林曦表示,近日北大和北京清華決定互相開放部分大學部課程且互認學分,是大陸大學合作的創新之舉;它本質上是將各自優勢學科的教學師資與培養理念共用,通過課程開設、學生選報、修課回饋的方式促進大學間的交流,對高等教育領域的合作是一種有益嘗試。
評論認為,課程開設、學分互認滿足了學生的求知欲望。北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都是大陸名校,有他校學生「蹭課」的傳統,原因多種多樣,一方面是北京大學群分布集中、交通發達等便利的外部條件促成;另一方面是大學生強烈的求知欲。這種求知欲不光來源於對科技與人文兩類學科的同等重視,還在於這兩種學科類型的知識正在發生著某種邏輯關係。例如,人工智慧技術正面臨著倫理學的難題,大數據也面臨著智慧財產權的審視等。

北京大學學生在教室聆聽教授講課。(中新社資料照片)
北京大學學生在教室聆聽教授講課。(中新社資料照片)

評論指出,此舉也有利於推進大類(註:跨領域不分科系)培養、優勢培養的教育模式。複合型人才已經成為大陸高精尖領域的人才需求,而大類培養的模式就是為了打通專業基礎課程之間的隔閡。近年來各所大陸大學在推進大類培養時總是受限於非本科系的課程師資不足,讓大類培養逐漸品質低落,違背了大類培養的初衷。如果名校之間互開優勢課程,則大類培養就可以同時保證優勢師資。
評論認為,課程共選、師資共用有效避免了各校的低品質重複建設與師資競賽。大陸大學在長期辦學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優勢學科,同時,不可避免地產生了一些相對薄弱的學科。大學追求「大而全」趨勢下,一大批學科平地而起,讓校內弱勢學科漸趨邊緣化,品質低落。各校為了新建這些學科或補強弱勢學科,勢必會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不惜耗散重金到處挖人,導致激烈的師資競賽。
此次北清的課程合作給了眾多大陸大學一個有益啟示:用合作共用的方式促進大學的學科建設,將學科建設的力量、資源合理分布,通過有效配置實現最大人才培養效益。

(記者/簡立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