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切接觸者和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的隔離方法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新冠肺炎疫情發生至今,密集接觸者與疑似病例兩者的隔離方式有何異同,也為各界密切關注。大陸專家日前對此強調,密集接觸者與疑似病例隔離方式的差異之處,主要在於隔離地點、觀察監測內容及管理方式不同。
廣西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防控救治專家組成員、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大內科主任、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兼感染性疾病科主任秦志強近日指出,傳染病的防治原則為隔離傳染源、阻斷傳播途徑、治療患病人群及保護易感人群。
潛伏期也會傳染
所有傳染病病原體感染人體後並不立即發病,從感染到發病這段時間稱為「潛伏期」。秦志強表示,雖然並非每個新冠肺炎密集接觸者均會感染新冠病毒,但部分人存在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只是處於潛伏期內,既未發病、也無症狀;最值得注意的是,潛伏期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同樣具有傳染性。
「疑似病例雖然還沒有確診新冠肺炎,但是他們往往具有新冠肺炎病例接觸史,而且已經表現出症狀,或者CT電腦斷層掃描表現肺炎,也可能兩種表現兼有,不能排除新冠肺炎可能。」秦志強剖析,隔離密集接觸者、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即為避免這些可能存在的傳染源接觸普通人群,主要目的在於隔離傳染源、保護易感人群。
疑似病例須治療
隔離密集接觸者、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的相同之處,均用單間居住管理、每天都有醫務人員觀察監測症狀等。不同之處首先為隔離地點不同,密集接觸者在集中醫學觀察點隔離;疑似病例在定點醫療機構隔離。其次為觀察監測內容不同,密切接觸者著重於是否出現發熱與各種症狀,並按規定進行病毒核酸檢測;疑似病例除觀察症狀之外,並需多次檢測新冠病毒核酸,確認是否為新冠肺炎病例。
新冠肺炎潛伏期絕大部分在14天內,密集接觸者自最後接觸新冠肺炎病例或無症狀感染者後,醫學觀察滿14天,若無症狀且排除無症狀感染者,即可解除隔離。疑似病例隔離期間,除轉為確診病例外,若核酸檢測2次或以上均為陰性,排除染疫後,「還需要對其他類似新冠肺炎表現的疾病進行治療,體溫正常3天以上、病情明顯好轉後才能解除隔離。」秦志強說。
(記者/賴廷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