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31・旺報-綜合報導

2020-07-31・旺報-綜合報導
為偶像買成功 「飯圈」亂象叢生

以情感驅動商業模式 變相成集資競賽、人身攻擊

大陸選秀節目推陳出新,這類節目吸引人的關鍵便在於競爭淘汰機制,而這種機制也激勵了粉絲以個人或組織的方式,集資支持自己的偶像,「飯圈文化」因此形成。不過,這種以情感驅動的商業模式,讓不少粉絲在替偶像購買成功的同時,變相成為了偶像的數據民工,集資競賽、人身攻擊、網路攻擊等觸及道德紅線的事件也越來越多。

總地來看,偶像製造已經成為了一條流水線,偶像的形象則成為被販賣的商品。而偶像最常見的製造方式,就是練習生制度與選秀模式,這種模式因為讓偶像「刻苦練習」的一面被看見,因此讓這些偶像比起明星更加平易近人。就當這些粉絲被聚集在一起時,就形成了「飯(Fan)圈」,粉絲對偶像支持的情緒,也成為吸引資本的誘餌。

《創造營2020》女團選秀。(取自豆瓣網
《創造營2020》女團選秀。(取自豆瓣網

資本搭台 情感作戲

舉例來說,在《青春有你2》中,需要透過購買冠名商的牛奶,來換取奶卡,參與投票;而這些投票過程的透明度極低,甚至引來了作票的嫌疑,但這些並未妨礙粉絲參與的快感。此外,局外人的不解與鄙視,還成為了激發粉絲持續投資偶像的動力。
一名中國藝術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指出,飯圈文化正是情感與資本雙向驅動而出現的結果;在今日,粉絲與偶像的「情感共同體」只能以集資來維繫;在資本搭台、情感作戲的情況下,能夠圈到的粉絲越多,讓飯圈越大,這場幫助偶像成功的造夢遊戲,就會持續下去。

以愛為名 觸碰道德底線

進一步來看,在選秀節目的票數、集資額成為衡量粉絲支持度的背景下,為了幫偶像打造出色的數據與表現,粉絲往往甘願化身為勤懇的數據民工,「集資」的方式應運而生,以便更明確地預估體量,更穩妥地為偶像換取成功,粉絲也藉此取得歸屬感。
該學者還進一步表示,在數據至上的邏輯下,各家粉絲群體的「集資競賽」也屢見不鮮,甚至經常出現人身攻擊、網路暴力等情況,這對青少年粉絲的影響尤其負面。因此,他強調,以「愛」為名,卻難逃負面情緒的侵擾、難以平衡的勝負欲與各種觸碰道德底線的行為,這無疑是當下急需應對的現實問題。

▲《創造營2020》陳卓璇的粉絲在總決賽直播場外為偶像建立應援看版。(取自微博@新浪綜藝)
▲《創造營2020》陳卓璇的粉絲在總決賽直播場外為偶像建立應援看版。(取自微博@新浪綜藝)

人民網3評飯圈

中共機關報《人民日報》旗下人民網近期連續發表三篇評論「飯圈(粉絲圈子)」的文章,對於各飯圈之間應援打榜、刷量控評、一擲千金、群體對立、互撕謾罵、人肉搜索等亂象指出,那些在「飯圈」背後推波助瀾、洗腦誘導、煽動對立、惡意圈錢的個人、組織和行銷號,難辭其咎,務須整治。
飯圈即粉絲圈子的簡稱,近年來,隨著粉絲群體擴大,偶像經濟不斷發展,催生出為偶像買周邊(衍生產品)、租廣告位做宣傳、投票以及做慈善公益活動等多種方式。就現在而言,飯圈由追星粉絲自發組成的文娛社群逐漸發展成為有組織、專業化的利益圈層。
人民網在近期連續發表「頻惹怒,整治刻不容緩」、「尊重個性,不可簡單否定」、「幕後黑手,必須堅決斬斷」三篇評論文章。
第一篇文章指出,近年來,隨著娛樂產業的不斷發展,兼之社交媒體的推波助瀾,關於無底線追星、「飯圈」互撕、拜金炫富的負面新聞不斷進入公共視野,一次次刷新公眾的認知底線。這類存在價值導向問題的不良資訊和行為,看似局限於一個小圈子,實則既嚴重污染網路生態,也實質影響社會正常秩序,尤其不利於青少年健康成長,輿論對此憂心忡忡。國家網信辦近期開展為期2個月的「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網路環境專項整治,正當其時。
第二篇文章則指出,「飯圈」的形成,是時代、技術和產業發展的結果。儘管負面資訊不斷,飽受詬病,但也要看到,凡事都有兩面性。「飯圈」群體的動員能力、組織能力極強,尤其在一些公共事件中,在涉及國家利益等核心問題上,能迅速呈現出極大的凝聚力和團結力,如果能被加以正面引導,可以釋放出難以想像的正能量。
第三篇文章特別強調,「飯圈」群體以「95後」、「00後」為主是個不爭的事實。他們辨別能力相對較弱,尚未形成獨立、成熟的思考能力,容易被誘導。那些在「飯圈」背後推波助瀾、洗腦誘導、煽動對立、惡意圈錢的個人、組織和行銷號,難辭其咎,務須整治。

(記者李澍、葉文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