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飴弄孫」在古代中國代表老人過著幸福快樂日子,但在現今卻可能意味著「老人正在坐牢」,據陸媒報導,大陸現有隨著子女生活離開故鄉的老人近1800萬人,占全國2.47億流動人口的7.2%,其中專程照顧晚輩的比例更高達43%,這些隨子女遷離故鄉照顧孫子的老人被稱為「老漂族」,對異地生活充滿諸多不適應與恐懼。
北京朝陽區某小學門口。下午放學時間到了,兩位老人跟隨人群進入學校接孩子。幾分鐘後,老奶奶背著書包,老爺爺拉著孫子的手走出校門。來到一輛三輪車邊,爺爺騎車,孫子坐後座,由於位置太小,奶奶沒有跟著上車,並用東北口音告訴老伴說「趕緊走,音樂課別遲了」。原來爺孫倆還要趕場上音樂課,學校門口眾多的接孩大軍中,操著各種口音的老人占了多數,爺孫相伴回家成了普遍場景。
黎明起床為兒顧孫子
陳阿姨3年前從貴州省興義市小學老師退休後,到貴陽幫著兒子照顧孫子,64歲的陳阿姨每天早上5點就起床,簡單洗漱後,便趕往附近市場買菜;半小時後,回家做早餐。她需要記清楚孫子不喜歡吃麵條,兒媳不愛吃香菜等鎖事,7點30分前,必須把孫子送到幼稚園,11時去接回家吃飯,下午2時再送回幼稚園,兩小時後再接回來,傍晚還要準備全家人的晚餐。這是陳阿姨在孫子上幼稚園時每天固定行程。
朝陽區南太平莊社區居住的馬阿姨2年前來到北京幫兒子照顧孫,由於不會說普通話、不識字,在這裡,她的朋友圈只有兒子、兒媳,能稱得上點頭之交的鄰居只有一個;平均每月在社區遛彎的次數只有一次,雖然社區大樓裡住著幾千人,但對馬阿姨來說,都是陌生人。只有面對8個月大的孫女時,她才感覺到自己被需要。
缺乏社交成了隱形人
這些隨子女離開故鄉到異鄉幫忙照顧下一代的老人,在大陸被稱為「老漂族」,缺少朋友、想家、孤獨、不適應,是許多隨遷老人的共同特徵,由於沒有在地戶口,醫保報銷困難,一些老漂族甚至不願意去醫院看病。另因語言和生活習慣的差異,再加上親朋故舊遠離等原因,讓隨遷老人與遷入地生活產生隔閡,甚至鮮少出門,而成為社區中的「隱形人」。
北京學者苗豔梅曾對隨遷老人的社會融合調查發現,這些隨遷老人均來自外省市,其中農村、鄉鎮占了一半,照顧晚輩的占70%。他們對北京的好印象主要集中在能夠家庭團聚、交通方便和首都光環,不適應主要集中在環境氣候、語言交流、風俗習慣、人際交往等方面,有的老人甚至將在北京給兒女帶孩子當作「有期徒刑」,「刑滿」(指孩子上學)就能回家了。(記者孫曜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