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清華大學與香港城市大學共同舉辦「暑期低碳綠能營」,迄今邁入第7年,活動匯集3校核工與能源相關科系學生,討論能源議題。面對民進黨政府打造「2025非核家園計畫」,將全面廢核,香港學生表示,學習核工的出路很廣,產業人才需求大,反觀台灣卻認為學核沒有前途,讓他難以置信。
新竹清華大學2012年與北京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香港城市大學機械與生醫系簽訂合作備忘錄,聯合舉辦「低碳綠能暑期學校」,活動在每年暑期由三校輪流主辦,安排三校學生走訪兩岸三地,並深度了解最新能源技術與發展方向。而這項活動在今年已進入第七屆,已為亞洲區跨域最廣、規模最大的跨境暑期學生交流活動。
核能也是低碳綠能
參加活動的兩岸三地大學生所學背景相同,活動時針對能源議題熱烈討論。民進黨政府宣告打造「2025非核家園計畫」,香港城市大學機械與生醫系大三生高志強表示,聽到台灣朋友提到台灣將全面廢核,令他難以置信,為什麼只相信電視名嘴說的話,而不信任專家?
高志強認為,核能也是低碳綠能選項之一,應與風力、太陽能的發展同等重視,不應偏廢,並且學核子工程的出路很廣,產業人才需求非常大,台灣卻好像認為學核沒有前途,這很奇怪!
香港城市大學另一名大學生吳樹燊也說,依他在校所學,能源一定要平均分配,不能只仰賴再生能源;利用這次活動機會,在台灣造訪南投青青草原,欣賞到台灣自然景觀,他反問:「如果台灣未來更仰賴火力發電,廢氣排放增加,這樣的美景不知道還能不能維持?」
新竹清華大學表示,大陸及香港學生攻讀核工相關科系,十分熱門,畢業後發展方向,包含發電領域、核子醫學、風險管理及安檢等,這次參與營隊的北京清華學生,當中還有高考(大陸大學聯考)的河北狀元,他們看到台灣對核工似乎不再重視,都覺得十分可惜。
陸核工夯台卻不重視
香港城大學生李皓昕也表示,大陸近年非常重視核能發電,核工相關系所十分熱門,同營隊的北京清華學生,入學分數都很高,優秀學生甚至一入學就已被企業預訂,不少人的學費甚至還是由企業支付。
新竹清華大學工科系主任巫勇賢表示,新竹清華是兩岸三地唯一有研究用原子爐的大學,因此北京及香港同學都很珍惜來台研習的機會,低碳綠能營隊集合了兩岸三地最強師資,教授最新的氫能、核能、太陽能發展、能源政策,以及最新一代燃料電池及儲氫技術,開拓學生視野。
兩岸師生特質各異 綠能營展視野
兩岸清華大學與香港城市大學共同舉辦「暑期低碳綠能營」,兩岸三地大學生不只在活動學習核工相關知識,更在課程中相互切磋,一名新竹清華的台灣學生說,透過參加營隊活動,讓他看到大陸及香港同學不同的特質,陸生口條好、組織能力極佳,而港生則是反應快且幽默熱情,直說「從他們身上都學到很多」,並有助於拓展視野。
今年邁入第7年的「暑期低碳綠能營」,每年在暑假舉辦,課時為3個星期,即安排兩岸清華大學與香港城市大學的學生,在活動期間走訪兩岸三地,並在3所大學上課。
由於3校核工科系的學生,課業表現都很傑出,透過舉辦營隊活動,有助於青年學子切磋學習專業知識,進行腦力激盪。新竹清華大學工科系男大生高天鴻認為,參加兩岸三地低碳綠能營,有助於他拓展視野,並認識未來可以一起競爭、一起合作的夥伴。
被問起大陸及香港同學的特質為何,高天鴻說:「北京同學口才好,能在課堂討論迅速組織自己的想法;香港同學幽默、活潑又熱情。從他們身上都學到很多。」
至於老師授課風格,一名香港城市大學同學則說,北京清華及新竹清華教授的授課風格不同,他認為,北京老師的教學風格比較嚴肅,台灣老師則幽默風趣,常講笑話吸引同學注意力,並帶入許多時事議題舉例,兩岸教師教學風格各有千秋。
(記者/李侑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