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8部門曾聯合印發《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提出為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小學一、二年級不能安排書面家庭作業。但在開學一個月後卻引來大陸家長的焦慮甚至反彈,他們投訴學校並自建跨校際作業群組,讓不少學校感到頭疼不已。
武漢市武昌區一所小學的副校長在校門口值日時,好幾個低年級家長突然找到他「反映問題」,他們指責「學校的作業太少了」、「沒有書面作業,就沒有預習、複習,怎麼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呢」、「我們要求老師給學生安排書面作業」。
怕孩子課後不學習
瀋陽家長張女士也說,孩子從小就補習英語、國學,本指望到了小學繼續鞏固學習優勢,現在連作業都不留了,放學回家大量時間怎麼辦。
因此,有家長搜集多所小學家長微信號,自行組建跨校際作業群,每天傍晚家長們會將自己孩子就讀學校的家庭作業發到群裡交流,家長們再各取所需。
一些家長甚至表示,在升學面前,分數為主的環境下,課後不學習肯定不行,還是希望老師能適當安排作業。所以,在這些家長看來,考試使升學壓力不斷前移,低年級小學生不留作業政策初衷雖好,但面臨現實帶學競爭,孩子和家長都難以真正減輕負擔。
開發特長減少補課
目前,大多數小學一、二年級孩子的家長,屬於80後甚至90後,這個年齡段的家長,誰小時候不是在作業堆裡滾過來的。如今,要讓他們適應不給自己的孩子安排家庭作業,確實需要有段適期。
一些教育工作者則建議,要多向家長傳遞正確的教育觀念,避免家庭增加負擔。要減少家長盲目補課的衝動,鼓勵孩子將更多的時間用於開發特長、增長課外知識,如引導孩子回家後聽新聞、進行課外閱讀、學習書畫藝術、開展體育活動等,既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又能激發學習興趣,從而實現孩子全面有個性的發展。
如何養成良好學習 老師教戰
家長都是由孩子一步一步走過來的,能體會好的學習習慣對於學習的重要性,「作業都沒有,還談什麼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呢?」這樣的擔心似乎也確實是個問題,那麼在不安排家庭作業的情況下,如何培養孩子學習的好習慣,需要有辦法。因此老師們就要圍繞此來破題,用實實在在的效果來消除家長的疑慮和擔心。
從家長的各種焦慮來看,其實最終還是歸集在「起跑線」的問題,即擔心「不安排書面家庭作業」被差異化執行,擔心別的家長採取對策,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武昌區優秀教師、南湖二小語文教師劉雯表示,一二年級是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點。但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是靠大量書面作業來「塑造」的,安排作業需要「少而精」。「拿語文教學來說,需要聽、說、讀、寫、練並重。一二年級安排得最多的就是聽、說、讀的練習,都不需要動筆,但和寫、練的地位同樣重要,家長不能忽視」。要檢驗孩子聽是否到位,可以讓他複述老師上課的內容,並朗讀或背誦當天的課文。
劉老師還有一套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流程教給家長們:第一步,讓學生養成在校「記作業」的習慣,不要依賴家庭與學校間QQ群;第二步,讓孩子回家第一件事就做作業,並固定作業流程;第三步,讓孩子養成做完作業後自我檢查的習慣;第四步,能夠按照學習內容自主布置作業,家長對此應給予鼓勵。
(記者/孫曜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