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6・旺報-綜合報導

2018-10-16・旺報-綜合報導
雲南深山任教 用詩歌照亮偏鄉童

曾在雲南深山偏鄉擔任2年義務支援教師的大學畢業生康瑜,因教書過程中發現小朋友學詩歌後,從鬱鬱寡歡的留守兒童,變成積極努力的學生,所以放棄出國留學夢,花1年成立「是光」公益組織,把四季詩歌課程普及到更多偏鄉學校,目前已有2.6萬多名鄉村兒童受惠。

四季詩歌行動曾獲得首屆哈佛 SEED 社會創新挑戰賽銀獎(由大陸社會創新種子社區與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的Hauser Center共同成立),而一切的起源始自2015年。

被稱為「學霸」的康瑜,是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的畢業生,只花3年就修完所有課程,大四在大陸財政部所屬的單位當研究員,因為成績優異,具有保送研究所的資格,但因為朋友不斷分享在偏鄉擔任支教的生活,讓她頗有感觸,決定不念研究所,放棄財政部的工作,參加「美麗中國」公益活動,前往雲南保山市昌寧縣的漭水鎮任教。

當地學生大多是留守兒童,教育資源不豐,也沒有家庭溫暖可以依賴。康瑜偶然發現詩歌可成為小朋友抒發感情節管道,開始積極推廣;學詩歌的小朋友有抒發心情的管道,改變觀察世界的視角,不再翹課、叛逆違規,連砸玻璃的事件也少了。

2017年結束支教後,康瑜放棄出國留學,動用半數留學基金,成立「是光」,集結來自北京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浙江大學、華盛頓大學等多所名校的師生,把四季詩歌課程帶到雲南、山東、河南、甘肅等地的297所中小學,拓寬孩子們的視野,打開通往心中的門。康瑜也很自豪地以「會寫詩的孩子不砸玻璃」做為「是光」的口號,希望用詩歌讓山裡的孩子,看到照亮人生的光。

(記者/廖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