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第35次南極考察隊隊員11月2日將搭乘雪龍號前往南極,此行被賦予的重要任務之一,是在距離南極中山站28公里的冰蓋(又稱冰層)上,建設大陸第一個南極永久機場。在業內人士看來,其難度不亞於建設一座考察站。
第35次南極考察隊相關負責人說,此次考察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要在南極冰蓋建設大陸第一個永久機場。在此之前,2009年大陸第25次南極考察期間,曾在南極昆侖站以西約3公里處修建長4公里、寬50公尺的「昆侖機場」跑道,用於固定翼飛機起降使用。2010年1月,大陸第26次南極考察隊又在南極內陸冰蓋上,再修建一座簡易的「飛鷹機場」,機場有長600公尺、寬50公尺的飛機跑道,同時存放數百桶航空煤油,用於固定翼飛機緊急備降或加油補給。
觀測冰流場1年
這次大陸要建永久機場,在業內人士看來,難度不亞於建一座考察站,首先是位置特殊,大陸南極第一個永久機場的備選位置位於冰蓋上,冰蓋有如蓋在南極大陸上一床會活動的「被子」,若要建永久機場,首先要找到冰蓋活動比較均一、活動幅度小的地方。為解決這個問題,一年前大陸已在備選位址進行為期一年的冰流場觀測。
其次,陸地上機場的混凝土跑道摩擦力大,冰蓋上覆蓋幾十公尺厚的鬆軟積雪無法滿足起降要求。因此,隊員們需要將積雪改造。改造流程大概順序是「先用雪鏟、吹雪機對積雪進行初步處理,然後用壓雪機壓實,再輔以雪犁,將積雪變成摩擦力大的粒雪表面」,如此一再重複。整個過程有點類似日常可見的修路,針對數十公尺鬆軟積雪進行處理,其難度可想而知。
擁有南極發言權
與大陸境內機場相比,計畫建造中的機場規模不算大,但對系統導航、通訊系統、氣象保障系統的要求卻很高。為解決這個問題,3年前,大陸已在備選位置架設自動氣象觀測站,累積氣象相關資訊。
在業內人士看來,做為南極科考大國,大陸必須確保自主展開南極活動的後勤保障能力,如此興建永久機場的意義相當重大,不僅連接大陸對南極戰略與科考的需求,同樣也能為大陸在南極擁有空域管理的發言權,提供必要條件。
永久機場完成後,將成為「雪鷹601」在南極的母港機場,同時為大陸熟悉整個南極機場的運行體系,包括跑道建設、地面保障、氣象導航、機場運行,及未來大陸大型飛機運行與多架機隊運行等提供保障。
(記者/孫曜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