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四大國有銀行紛紛設立理財子公司,加上先前已經宣布設立理財子公司的其他商業銀行,合計出資資本金達1140億元(人民幣,下同),對大陸資產管理行業的格局產生巨大影響,其中公募基金受到的衝擊最為直接,除了產品的競爭外,目前市場已經展開「挖角大戰」。
工商銀行和農業銀行26日分別發布公告稱將設立理財子公司,目前,工、農、中、建四大國有銀行均已宣布設立理財子公司,四大行理財子公司的註冊資本均在百億元規模,加上招商銀行等其他商業銀行,已有19家銀行公告將設立理財子公司。
銀行理財產品占優勢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表示,「子公司制將成為銀行理財業務的重要制度創新,推動銀行理財業務乃至整個資產管理行業更加專業化。」
「我們一直在密切關注總行設立理財子公司的消息,」一家銀行公募基金的高管指出,今年第四季最重要的事情莫過於思考在理財子公司真正推出後,公司該如何應對的問題。
有相同焦慮的還有其他公募業內人士,多位公募基金人士表示,銀行理財子公司的設立,對於資管市場的影響是長遠而深刻的,必將導致整個市場生態鏈的重組。
「以我們公司為例,總行設立理財子公司必然先在通路上影響我們的基金銷售,」上述高管分析,銀行系基金公司原先最大的優勢之一在於「大樹下好乘涼」,在銷售通路上比其他公募更有優勢,然而一旦銀行設立自己的理財子公司,通路資源肯定向子公司傾斜,銀行理財產品可能會占更多資源。
除通路外,在產品競爭方面,銀行理財子公司的威脅也已顯現。多位公募業內人士表示,當前市場上發行的銀行理財產品中,很多類貨幣基金的短期現金管理產品,收益率已比貨幣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高出約一個百分點。
薪酬攸關人才去留
不僅如此,理財子公司的設立也意味著人才競爭將更趨激烈。多位公募人士表示,銀行體系之前相對強勢的業務屬於固收領域,在權益投資方面,銀行的投研能力都較弱,因此公募也將成為銀行理財子公司未來「挖人」的重點領域。
「公司接待了不少理財子公司的高管,雖然他們打著學習取經的名號,但其實已經開始從公募挖人了。」某公募基金業內人士透露,市場傳聞中的人才戰如今已初現端倪。
但一位業內人士透露,目前理財子公司的薪酬,國有大行與公募相比普遍偏低,股份制商業銀行的薪酬則較高,如果銀行仍以管理分行的思路對待理財子公司,估計很多優秀的公募基金經理是不會跳槽的。
( 記者/許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