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地處甘肅省河西走廊最西端,是大陸重要的商品糧棉基地、瓜果蔬菜基地、大陸最具優勢的良種繁育基地和外貿製種基地。近些年來,如火如荼的戈壁大棚(溫室)農業興起,種植的農戶不僅收入趨於穩定,而且滴灌、增溫保暖等設施讓整個流程越來越省心省力,再也不為大風雪、沙塵暴等極端惡劣天氣帶來的傷害擔驚受怕。
12月初,連續降雪降溫使得甘肅酒泉市氣溫驟降至零下二十幾度,寒風刺骨的戈壁荒灘上一座座現代化的日光溫室大棚,整齊排列著嵌入周邊皚皚白雪中,高空俯瞰尤為壯觀。與冰雪世界一簾之隔的大棚內,長勢旺盛的各類南北果蔬呈現出滿園春色。
冰雪世界 種出熱帶水果
酒泉地處甘肅省河西走廊最西端,東西長約680公里,占絲綢之路總長的十分之一。因擁有極好的光熱水土條件,是大陸重要的商品糧棉基地、瓜果蔬菜基地,也是具優勢的良種繁育基地和外貿製種基地。
近年來,如火如荼的戈壁農業打破了地處大漠戈壁包圍之中的酒泉長期「風吹石頭跑,壓根不長草」「靠天吃飯,買菜做飯」的生動寫照,不僅充實了農戶的「錢袋子」,還不斷豐富了當地民眾的「菜籃子」,各類果蔬開始醞釀走上「世界餐桌」。
今年冬天,32歲的丁海三年前栽植的檸檬樹終於出現掛果期,大棚內彌漫著果實成熟的芳香。自從2012年從事戈壁生態農業以來,他如今已經擁有100多座這樣的大棚,其中有30多座大棚用來種植無花果、火龍果、香蕉、木瓜、楊桃、楊梅等數十種熱帶水果。
綠色無公害 消費者青睞
「『南果北移』到這裡,由於病害減少,品質更佳,一年四季分時段都有採摘,受消費者青睞。」丁海說,棚內溫度濕度控制好,病害特別少,完全達到綠色無公害的標準。這些熱帶水果往往在周邊地區就被搶購一空。除了網路銷售,還有不少遊客專程駕車前來體驗採摘過程的樂趣。
47歲的閆生軍經營溫室大棚已有10年,他目睹了從最初土夯式簡易大棚,到如今鋼結構的智能大棚的一次次革新之路。「再也不為大風雪、沙塵暴等極端惡劣天氣帶來的傷害擔驚受怕。」他說,種植大棚的農戶不僅收入趨於穩定,而且滴灌、增溫保暖等設施讓整個勞作流程越來越省心省力。
戈壁農產 搶攻亞洲市場
農民說,一個普通大棚一年約有三四萬元(人民幣,下同)的收入,而且在家門口可以掙錢顧家兩不誤。下一步,當地蔬菜將「東進西出」,通過新疆霍爾果斯口岸運抵中西亞國家,開拓當地市場;另外通過南下通道到廣西,並進入東南亞市場。
「冬天的戈壁灘上天寒地凍,過去基本都是蘿蔔、白菜這些為主,像辣椒、番瓜、番茄等絕大多數的蔬菜都很稀少,從外地運輸過來價格特別高。」酒泉市肅州區總寨鎮鎮長楊國曉表示,2008年以後,酒泉市大力發展日光溫室產業,首先解決了冬天吃菜問題,豐富了民眾的餐桌。
「所有夏天在南方能吃到的蔬菜,現在冬天的酒泉全部都能吃得到,而且最主要的是價格都降了下來。」楊國曉表示,溫室大棚裡生產的蔬菜品相更好,耐儲運,比如番茄存儲十幾二十天沒有問題,口感更佳,不使用化肥農藥種植,還有「小時候的味道」。
據統計,今年酒泉新建戈壁生態農業3.8萬畝,總面積5.5萬畝,每畝收入可達6至8萬元,人均來自戈壁農業的可支配收入3500元,占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6%,戈壁生態農業已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管道。
酒泉市長張安疆說,酒泉「戈壁雪潤 」地域公用品牌影響不斷擴大,與上海江橋、廣州江南、北京新發地等大型市場開展農產品產銷合作,協調開通了中新南向通道酒泉洋蔥專列,戈壁農業已成為酒泉市綠色崛起的一張新名片。
(記者/李鋅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