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7・旺報-綜合報導

2018-12-17・旺報-綜合報導
2千噸假蜂蜜 同仁堂再上黑榜

重創企業形象 投資者用腳投票

大陸百年中藥老字號「北京同仁堂」驚爆子公司委託的蜂蜜生產商竟涉嫌回收過期蜂蜜重新賣給消費者的「蜂蜜門」醜聞。據估計,該受託生產業者最近2年加工產量超過2000噸,恐怕都已流入市面販售。雖然同仁堂緊急回收並封存所涉產品,並承認生產過程中存在監管不力和失察的責任,但此次事件已讓同仁堂的形象再次蒙上陰影,也重創同仁堂集團三家上市公司股價。

這起風波源於江蘇電視台城市頻道在15日「南京零距離」欄目播出關於同仁堂蜂業的委託生產商鹽城金蜂食品公司,存在違規處理退貨蜂蜜、更改產品標籤日期等行為。同仁堂蜂業是同仁堂的子公司,主要業務為加工蜂產品,包括蜂蜜、蜂王漿(含蜂王漿凍乾品)、蜂產品製品、蜂花粉(分裝)等。

食藥監管局展開調查

12月16日上午,同仁堂發布聲明稱,相關產品已經全部封存,而同仁堂蜂業在北京市大興區註冊,大興區食藥監管局已經就此展開調查。同仁堂公告亦顯示,同仁堂蜂業2016年8月與鹽城金蜂簽訂委託加工合約,當年未實現生產。2017年委託加工產量220噸,2018年截至10月底委託加工產量1815噸。
這個消息也重挫同仁堂集團上市公司股價,包括在A股上市的同仁堂(600085-SH)、在港股上市的同仁堂科技(01666-HK)盤中均重挫超過5%,同仁堂國藥(03613-HK)跌幅一度超過3%。
同仁堂指出,今年前9月,子公司同仁堂蜂業營業收入為1.97億元(人民幣,下同),淨利為-87.3萬元,營業收入占同仁堂同期營業收入的1.88%。同仁堂強調,事件對該公司收入以及利潤等財務方面影響甚微。

旗下企業7度出狀況

《21世紀經濟報道》報導,同仁堂至今有300多年的歷史,並以恪守「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祖訓為傲,此事件與以往的問題疊加,讓消費者對同仁堂打上巨大的問號。
據陸媒初步統計,僅2017年,因各種品質問題,同仁堂旗下企業上「黑榜」次數高達7次。
品牌戰略專家李光鬥指出,品牌企業與上游供應商和下游經銷商之間沒有形成良好的「品質鏈」,再大的公司在品質鏈也只是一個環節。從企業長期發展來看,一旦出現信任危機,消費者甚至會捨棄這個品牌,投資者則會「用腳投票」。

(記者/葉文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