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25・旺報-綜合報導

2018-12-25・旺報-綜合報導
陸新農人前景佳 一年暴增600萬人

翻轉農村印象 新型職業農民帶熱誠和技術返鄉

2014年在中國農業大學讀研究所時,雷偉偉機緣巧合加入科技小院的隊伍中,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並一人負責位於昌平區興壽鎮的北京鑫城緣果品專業合作社的草莓試驗示範和技術推廣工作。最初有些忙碌,有些孤獨,但深入田間與農民交談,以草莓種植的專業知識幫農民做些事情,讓她感到踏實和幸福。

唐山一草莓種植專業合作社內,一民眾在採摘草莓。(新華社資料照片)
唐山一草莓種植專業合作社內,一民眾在採摘草莓。(新華社資料照片)

畢業後,她考到北京市昌平區做村官,周末就抽時間繼續在合作社做公益的技術推廣。她說,村官工作期滿後,會選擇繼續留在農村,因為自己出生在農村,對農村有感情,更何況現代農業發展越來越好,是個很有前景的事業。

不再只為養家餬口

同為90後的范振俠從煙台南山學院畢業後返鄉創業,進行肉牛養殖和果蔬種植,如今公司小有規模,在2018年約有200萬元(人民幣,下同)的盈利。在他看來,新型職業農民和傳統農民的不同就在於,「農業不再是養家糊口的生計,而是一份自己熱愛的事業。新型職業農民也不再像父輩那樣面朝黃土背朝天,我們會更懂得技術和經營」。

唐山一農產品農民專業合作社社員在大棚內養護黃瓜。(新華社資料照片)
唐山一農產品農民專業合作社社員在大棚內養護黃瓜。(新華社資料照片)
一名新農人在與村民交流種稻經驗。(新華社資料照片)
一名新農人在與村民交流種稻經驗。(新華社資料照片)

青年及高教占比提高

在各種利多政策的加持下,有越來越多的人像雷偉偉、范振俠一樣成為新型職業農民中的一員。近日發布的《2017年全國新型職業農民發展報告》顯示,2017年全國新型職業農民總量已突破1500萬人,較2016年增加約600萬人。其中,45歲及以下的新型職業農民占54.35%,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新型職業農民占30.34%,較以往均有所提高。

 新型職業農民藉電商平台,將農副產品快遞至大陸各地。(新華社資料照片)

新型職業農民藉電商平台,將農副產品快遞至大陸各地。(新華社資料照片)

4年前返鄉創辦家庭農場的山東省新興職業農民張建利,如今農場規模已超1200餘畝,每年在家門口能賺35萬元。不過在他看來,新興職業農民最大的意義不是自己富,而是大家一起富。

(記者孫曜樟/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