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2・旺報-綜合報導

2019-01-12・旺報-綜合報導
陸河湖塑膠微粒汙染 破壞生態

三峽水庫、藏北高原湖泊、青海湖等 濃度甚至高於海洋

塑膠微粒被稱為水中的PM2.5,大陸河流、湖泊甚至土壤中都已經發現塑膠微粒殘留,包括三峽水庫、藏北高原湖泊、青海湖、太湖、洞庭湖等地都發現了濃度可觀的塑膠微粒,甚至遠高於海洋中的水準,其中長江是全球淡水河中,排放塑膠微粒入海量最大的一條,幾近2/3,遠高於排名第2的印度河。

位於武漢的大陸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塑膠微粒研究團隊經過1年研究,初步揭開長江中、下游段塑膠微粒汙染現況,研究成果已發表在環境科學領域國際重要期刊、新一期的《整體環境科學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船舶行駛在三峽庫區湖北省秭歸縣郭家壩水域。(新華社資料照片)
船舶行駛在三峽庫區湖北省秭歸縣郭家壩水域。(新華社資料照片)

研究鎖定長江中下游

塑膠微粒是新型環境汙染物,是指粒徑小於5毫米的塑膠粒,來源包括人為加工生產並添加到各種產品中的原生塑膠微粒、塑膠垃圾在環境作用下破碎分解產生的次生塑膠微粒,由於尺寸小,更容易進入生物體內,吸附和轉移其他汙染物的能力也更強,從微小的浮游動物、人類到最大的海洋生物鯨魚的體內,都已發現塑膠微粒,造成生態風險。

學界理論認為海中的塑膠微粒大多是河流帶入,大陸研究人員便鎖定長江,調查中、下游塑膠微粒的發生和歸宿,在15個地點採樣,並參照2017年Christian Schmidt、Tobias Krauth和Stephan Wagner在《環境科學與技術》發表的論文及模型推估,長江是全球有史以來最大的河流塑膠微粒的河源。

遊客在西藏高原湖泊──納木錯遊覽。(新華社資料照片)
遊客在西藏高原湖泊──納木錯遊覽。(新華社資料照片)

研究人員也懷疑,塑膠微粒會經長江水進入大海,但並不是全部排入,部分塑膠微粒會殘留在長江的水中及水底,調查結果也證實了此事。
水生所團隊曾針對三峽庫區的塑膠微粒汙染研究,發現庫區是塑膠微粒的高濃度水域,說明三峽大壩對長江上游的塑膠微粒有一定的截留作用。

日常生活塑膠垃圾多

研究人員在長江中、下游1700公里左右的宜昌、岳陽、武漢、九江、蕪湖、南京、鎮江、南通等江段設置15個地點採樣,再以顯微鏡分析,並透過拉曼Raman光學光譜儀器,確定塑膠種類。

採樣結果顯示,長江中、下游的塑膠微粒濃度均值約為每平方公里50萬個塑膠微粒,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別為每平方公里90萬個和20萬個;其中,最高值出現在武漢周邊以及靠近鄱陽湖口的區域,也發現長江的泥沙中含有塑膠微粒。全球採用類似方法採樣調查的河流中,長江的數據中等偏高,原因之一是長江的流量較大,塑膠微粒運用量也提高。

研究人員表示,調查長江塑膠微粒含量的過程中,不僅採集到塑膠微粒顆粒,也撈到許多塑膠垃圾,如包裝袋、塑膠片、塑膠繩、泡沫塑料盒等;推測日常生活產生的塑膠垃圾,可能是長江塑膠微粒的主要來源,甚至已先在陸地微型化再排入江中,帶給長江巨大壓力。

鳥島附近的青海湖湖面。(中新社資料照片)
鳥島附近的青海湖湖面。(中新社資料照片)

陸實驗 利用蠹蟲消滅長江塑膠微粒

水中塑膠微粒已成長江潛在威脅,大陸的中科院武漢植物園在長江流域的武漢湖泊群及三峽庫區都發現一定濃度的塑膠微粒;為改善汙染現況,研究人員嘗試一種新的自然防治法,就是利用昆蟲消滅長江中的塑膠微粒。

大陸的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汙染生態學學科組首席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王俊從2013年起,即率領研究團隊分析不同水生態系統中的塑膠微粒,近年專注調查長江生態中的塑膠微粒分布,試圖找出解決之道。

研究人員宣稱,已找到一種新的塑膠微粒處理工法,應用到實驗室小型汙水處理廠設備,可消除生活汙水中80%的塑膠微粒;也透露目前有大量的實驗顯示,吃木屑的蠹蟲、俗稱「麵包蟲」的黃粉蟲等昆蟲吃掉塑膠微粒之後,並不會因此死亡,反而可以把部分塑膠微粒進行體內轉化分解。

目前團隊正試圖找出昆蟲腸道轉化塑膠微粒的機制,構建功能降解菌,對於解決塑膠微粒汙染問題會很有幫助,希望藉此為長江找到更好的生態維護方法。

(記者/廖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