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先前大陸官方公布製造業PMI數字透露出悲觀經濟前景後,另一個最新民間版的統計數據卻顯示了經濟好轉態勢,財新中國2月製造業PMI在1日公布其最新指數回升至三個月新高,顯示製造業收縮的步伐有所放緩,分項資料顯示供需均改善,從收縮轉為擴張,海外需求惡化之勢也有緩和,這可能受益於去年末開始加大力度的基礎建設。
財新/Markit周五聯合公布,經季節性調整的2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升至49.9,高於路透調查的預估值,為三個月高點。其中新訂單指數結束連續兩個月的收縮,重回50.2的擴張區間。
官民版樣本 差距頗大
值得注意是,這一走勢與先前公布的大陸國家統計局製造業PMI並不一致,大陸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月製造業PMI錄得49.2,下降0.3個百分點,為2016年3月以來新低。
大陸國家統計局和財新公布PMI走勢經常不同,主要是兩者統計樣本數量相差很大。官方製造業PMI樣本企業有3000家。而財新只有400家。官方製造業PMI的樣本企業以大、中型的國企為主,而財新PMI以中小企業居多,其中民企也占了較高比例,財新PMI由商業機構Markit操作,企業申報是自願的,存在漏報的可能性。
財新指出,2月中國製造業產出結束收縮趨勢,恢復擴張,但增速仍小。許多受訪廠商反映,由於客戶需求回升而提高產量。
2月新訂單 小幅增長
需求方面,2月新訂單總量也出現小幅增長,內需上升是新訂單恢復增長的主要動力;新出口訂單指數則重新落入收縮區間,過去11個月以來,出口銷售有10個月呈現下降趨勢。
2月投入成本繼續回落,但降幅為三個月最低。受訪廠商說,成本回落主要與原料降價有關。出廠價格則結束了連續三個月的下降趨勢,出現2018年10月以來首次上調。部分受訪廠商表示,加價是因為市場價格普遍上升。
另外,2月廠商樂觀度較1月高點小幅回落,但業界信心仍較充足。業界信心普遍與新產品開發、投資增長、市況預期改善等因素有關。不過,廠商也擔心中美貿易摩擦不確定、需求低迷以及國家限制政策會影響產出前景。
財新智庫莫尼塔研究董事長鐘正生表示,伴隨地方專項債的提前發行,以及貨幣政策的針對調整,2月製造業景氣度或在基建的帶動下出現了明顯修復,經濟下滑態勢得到明顯緩和。不過,經濟放緩趨勢並未扭轉,逆周期政策仍有待發力。
(記者/許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