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4・旺報-綜合報導

2019-03-24・旺報-綜合報導
寒武紀祕密寶藏 湖北揭面紗

距今5.18億年的化石庫 出土53%新屬種

湖北省宜昌市長陽土家族自治縣發現寒武紀軟軀體化石庫,距今約5.18億年,被命名為「清江生物群」。研究團隊指出,至今已發現101個後生動物屬,其中多達53%為新屬種,為研究寒武紀大爆發、地球動物起源,以及演化提供關鍵科學證據。

陝西西北大學研究團隊傅東靜、張興亮等人將清江生物群的研究發表成論文,22日發表於全球權威期刊《科學》(Science)雜誌上。《科學》雜誌對這項新發現評價為,「揭開寒武紀祕密的新寶藏出土了」。

研究團隊在清江化石庫工作現場。(取自新浪微博@西北大學)
研究團隊在清江化石庫工作現場。(取自新浪微博@西北大學)

解決動物起源難題

國際著名古生物學家戴利(Allison C. Daley)在《科學》上評論稱,清江生物群是令人驚奇的科學發現,化石豐富程度、多樣性與保真度在全球少見,具有巨大的研究價值,有望填補世人對寒武紀大爆發的認知空白,並解決動物起源等眾多科學難題。

論文第一作者、西北大學地質學系副教授傅東靜說,清江生物群有新屬種多、軟軀體生物類群最多、後生動物多樣性大、化石保真度優質、軟軀體生物類群多等方面特性。

西北大學地質系副教授傅東靜。 (取自新浪微博@西北大學)
西北大學地質系副教授傅東靜。
(取自新浪微博@西北大學)

傅東靜指出,目前已在清江生物群發現4351件化石標本,已分類出109個屬,有53%為前所未見的新屬種;其中,軟軀體生物的種類比例較高,有85%沒有礦化骨骼,大部分是水母、海葵等無骨骼動物。

論文通訊作者、中國西北大學地質學系教授張興亮指出,清江生物群與雲南澄江(澂江)發現的化石群相同,時代都是位於寒武紀早期,有助了解寒武紀動物門類大爆發的起源。

研究團隊做化石編號整理。(取自新浪微博@西北大學)
研究團隊做化石編號整理。(取自新浪微博@西北大學)

化石保真度高

張興亮表示,清江生物群生活在遠離海岸的較深水環境,而澄江化石地是在離海岸較近的潛水環境,兩著是同時期、不同環境的生物族群,屬種組成也有不少差異,在研究上有著很強的互補性。

據生物統計學「稀疏度曲線」分析,清江生物群的物種多樣性有望超過全球所有已知的寒武紀軟軀體化石群。張興亮說,清江生物群發現的化石保真度高,與加拿大伯吉斯頁岩化石庫(Burgess Shale Formation)和澄江化石地相比絲毫不遜色。

張興亮稱,澄江化石地雖然保存眾多化石,但歷經強烈風化,沒有留下生物的有機質;清江生物群則未經歷強烈的成岩或風化作用,化石以有機碳質薄膜的形式保存下來,有助於研究埋藏學(化石形成學)、地球化學和古環境學等領域。(記者賴志昶)

新物種。(取自人民網)
新物種。(取自人民網)

小靈通-澄江化石地

又名澂江化石地、澄江生物群,是雲南省澄江縣(澂江縣)40多處散存的寒武紀多門類古生物群遺址,距今約5.20億到5.25億年,集中於澄江帽天山的頁岩,1984年開始發掘。由於地質特殊,不但保存了生物硬體化石,而且保存非常罕見的清晰生物軟體印痕化石。澄江化石地至2012年共涵蓋16個門類、200餘個物種化石,2012年被列入聯合國《世界遺產名錄》。(賴志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