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的清明小長假期間,再次成為「漢服迷」出遊寫真的大好機會──假期的最後一天,7日適逢俗稱「三月三」的上巳節,名列微博熱搜榜,90、00後網友紛紛曬出漢服裝扮的遊園美照。《人民日報》海外網的評論文章強調,「漢服熱」的興起,不僅具有審美上的意義,更是在表達一種基於文化認同感的自信與自豪。
今年春季,「漢服熱」明顯在大陸各地升溫,以北京的故宮、北海、玉淵潭等景區為例,街道上、公園裡「仙氣兒」打扮的漢服出遊者,儼然化身為一道道的「流動風景」。流風所及,「上巳節」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傳統習俗,也帶動「漢服寫真」刷屏朋友圈與微博,進而讓線上店鋪、線下體驗店的「漢服經濟」變夯。
出遊拍寫真必備行頭
《人民日報》海外網日前刊登的評論文章,〈當談論「漢服熱」時,我們真正談論的是這件事〉指出,「上巳節」上了微博熱搜,為近年來「漢服熱」興起的縮影。漢服不僅擄獲學生族群,大學校園的漢服社團規模可觀;不少白領上班族也添購漢服,成為出遊拍寫真的必備行頭,「漢風」結婚照或全家福更是大受歡迎。
文中並提到,隨著「漢服圈」圈粉無數,社會輿論對漢服的認知也有變化。數年前曾發生過,年輕人穿漢服上電視節目表演,當場被評審譏為「從洗浴中心出來的」;如今街頭時而現身的「漢服迷」,已不再有人指指點點。「這樣的社會輿論氛圍,對於多樣化審美觀念和審美心態的塑造,乃至社會活力的釋放都大有裨益。」
傳統文化熱潮升溫
眼見「漢服熱」方興未艾,廣州一處景區也打鐵趁熱,宣布4月期間凡穿著漢服的遊客,無論男女老幼,均可免費入園參觀。對此,文章作者認為,正如「詩詞熱」不僅在於辭藻音韻,「故宮熱」不僅在於宮苑亭台;「『漢服熱』的興起,不僅具有審美上的意義,更是在表達一種基於文化認同感的自信與自豪。」
「漢服熱」尚未蔚然成風,仍屬星星之火時,包括「很商業」、「很功利」,乃至「膚淺的作秀」的負面評價,即已屢見不鮮。不容諱言,圍繞漢服而來的爭議,伴隨「漢服圈」的逐步擴大,未來勢必仍將持續不休。傳統文化熱潮升溫已是大勢所趨,日益多元包容、相互激盪的社會輿論環境,也將進一步拓展「漢服熱」的空間與市場。
中國華服日 不忘根本
第二屆「中國華服日」活動7日在西安曲江登場,當晚的「華服秀典」,來自大陸全國各地的200餘位模特兒步上伸展台,輪番呈現數百套華服,網上直播觀看量逾2000萬人次。主辦單位指出,此一針對全國青少年族群的「華服秀典」,全場聚焦於「傳承民族精神、彰顯文化自信」。
由中國青少年新媒體協會、嗶哩嗶哩彈幕網主辦的第二屆「中國華服日」,系列活動包括8日在曲江國際會議中心舉辦,主題為「向時代致敬」的第二屆中國華服文化研討會,以及7日晚間的重頭戲「華服秀典」,共計有B站、微博、快手、騰訊直播、鬥魚、虎牙、火山等21家平台同步直播,累計觀看量2028萬人次。
不僅如此,微博上發起的#中國華服日#話題,也締造3.4億人次的閱讀量。有網友留言為「華服」一詞按讚:「有服章之美曰華,既提現了傳統服飾之美,也可解讀為華夏衣冠。」一些本身為少數民族的網友,特地穿上民族傳統服飾拍照,在#中國華服日#下曬出。
每年的農曆三月初三,相傳為中華民族始祖黃帝的誕辰,如今也被主辦單位選為「中國華服日」,旨在不忘根本,以期繼續前進。今年為「五四運動」百周年,「華服秀典」讓全國的青少年族群,接受一次「沈浸式」的傳統文化精神洗禮;期盼他們在民族傳統節日與人生重要時刻,能夠身穿華服步上街頭、邁向網路、走進生活。
(記者/賴廷恆)
小靈通 漢服起源
漢服,全稱為「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到西元17世紀中葉(明末清初),在漢族的主要居住區,以「華夏─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漢服「始於黃帝,備於堯舜」,源自黃帝制冕服,定型於周朝,並經由漢朝依據四書五經形成完備的冠服體系。(賴廷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