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0・旺報-綜合報導

2019-05-10・旺報-綜合報導
西安再現積沙墓 防盜破功

可能為王莽岳父母的合葬墓 文物洗劫一空

大陸國家文物局6日在北京舉辦記者會,報告「考古中國」重大項目的新進展,其中西安市北里王村發現的2座西漢晚期墓葬引起關注。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副主任朱連華在會中報告,這2座墓葬以獨特的「積沙墓」進行防盜,且墓主人身分是「宜春侯」,可能為新朝皇帝王莽岳父母的合葬墓。

2座大型墓葬位於西安市長安區韋曲街辦北里王村北側,周邊為漢朝高級墓葬集中區,附近曾發掘10餘座大型漢朝墓葬。千林郡小區去年4月於該處進行工程時,意外發現這2座大型墓葬。

一號墓出土墨書磚1件,磚側書有宜春侯等字,為墓主身分的判定提供重要參考。(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提供)
一號墓出土墨書磚,磚側書有宜春侯等字,為墓主身分的判定提供重要參考。(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提供)

出土墨書磚 書有宜春侯

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去年6月7日開始,對這2座積沙墓進行搶救性考古,挖掘工作進行至去年11月16日完成,總計挖掘2座「甲」字型墓葬,出土200餘件釉陶器、銅器、鐵器、玉石器等各類文物。
一號墓位於北側,分為斜坡墓道、甬道、墓室以及槨室等四大部分。其中,磚拱槨室位於墓室正中央,呈長方形,由6層長方形條磚鑲砌而成,可分為內2層、外4層,東西長5.3公尺、南北寬3.6公尺、高2.7公尺,在西側還有3排磚進行封底;磚槨下有12層磚為基礎,磚下到墓底則覆蓋2.5公尺的積沙。
一號墓雖有積沙防盜,但仍經過多次盜掘,磚槨內文物被洗劫一空。不過磚槨封門東側槨箱底部仍出土1件墨書磚,上頭書有「宜春侯」等字,成為判斷此墓主人的重要依據。
二號墓位於南側,由斜坡墓道、長方形墓室和墓道兩側4個耳室組成。磚槨同樣位於墓室中央,為長方形磚券結構,東西兩側分別有3層磚封門;磚券分為外4層、內2層,內圈塗滿硃砂,也曾遭到嚴重盜掘。

西漢晚期2墓 形式相近

朱連華表示,2座墓葬形式相近,且為同時建造;隨葬文物都以綠釉陶器為主,從此可判斷墓葬應在西漢晚期至新莽時期;2墓均出土大、小五銖錢,但不見新莽時期錢幣,同時未使用新莽時期流行的子母磚,由此可知墓葬時代應在西漢晚期。
墓葬的主人究竟是誰?朱連華指出,歷史上被封為宜春侯的分別有衛青長子衛伉、長沙定王劉發之子劉成、漢昭帝時期丞相王訢共3人;其中,王訢的侯位傳了五代後,來到孝侯王咸,他的女兒則嫁給後來篡漢的王莽。
綜合考慮多方因素後,朱連華認為,2座墓是西漢晚期京畿地區少見的貴族墓,應是宜春孝侯王咸夫婦或厘侯王章夫婦的合葬墓。

西安北里王村發現的2座西漢晚期墓葬。(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提供)
西安北里王村發現的2座西漢晚期墓葬。(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提供)

墓穴成流沙坑 盜墓者魔高一丈

陝西省西安市北里王村北側日前發現2座西漢晚期墓葬,採用「積沙墓」這種高等級的防盜方式,引起外界關注。積沙墓為戰國晚期至西漢時期一種特殊墓葬,深受當時高級貴族喜愛,主要用途就是以流沙來防盜。
積沙墓的設計者將整個墓葬建造成陷阱,將棺槨安放置墓室後,以細沙填滿墓坑再覆蓋上泥土,使整個墓穴成為流沙坑。盜墓者只要進到墓葬,就會瞬間被流沙淹沒。積沙墓有時還會在積沙中暗藏鵝卵石,也就是「積沙積石墓」,以落石將盜墓者砸死後,再以流沙將其埋葬在地下。
西安這2座西漢晚期墓葬規模廣大,建築結構複雜,為研究漢朝積沙墓提供重要依據。2座墓葬雖使用深具巧思的防盜手法,但仍遭到多次盜墓。考古人員發現,盜墓者從槨室上方開洞,直接進入槨室帶走文物。
古墓除了積沙與落石外,還有許多防盜的巧思。例如製作假墳迷惑盜墓者、在懸崖等天險開鑿墓穴;墓門以鐵水澆築而成;用多重巨石堵住出入口;或是在墓穴中留下「開者即死」等文字詛咒等。不過戲劇中常見的毒箭等機關,在現實中較為少見。

(記者/賴志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