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03・旺報-綜合報導

2019-10-03・旺報-綜合報導
陸70年變化 佤族祖孫很有感

從部落到北京 原本3個月路程如今只需半天

「69年前,你從原始的深山老林來到北京,看到剛剛站起來的中國;69年後的今天,我也來到北京了,祖國已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現在,佤族人民不僅實現了當年你期盼的『有吃的有穿的』夢想,還已脫貧致富,你開心吧……」10月1日,參加完在北京的閱兵觀禮,雲南省普洱市西盟縣佤族代表岩克姆寫下這段話,告慰外公拉猛的在天之靈。

69年前,岩克姆的外公拉猛是佤族頭人,受邀參加新中國成立後的國慶盛典。69年後的今天,岩克姆作為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代表,也來到天安門。「看著一個個方陣整齊劃一地走過,內心止不住高興、自豪。我真正感受到祖國母親的繁榮和強大,也明白了外公參加完國慶觀禮後,為什麼跟變了個人似的。」岩克姆感慨道。

位於雲南滄源縣城附近的翁丁寨,仍保持著佤族原始村落的舊貌。(新華社資料照片)
位於雲南滄源縣城附近的翁丁寨,仍保持著佤族原始村落的舊貌。(新華社資料照片)

族民因此邁入現代文明

岩克姆回憶,據外公講述,他從部落到北京,走了整整3個月。有時走路,有時騎馬,走到雲南驛才有車可坐到昆明,最後又從昆明乘飛機到了北京。
當年,參加完國慶觀禮,拉猛所在的少數民族觀禮團還到天津、南京、上海、重慶等地參觀。回到普洱後,他們隨即參加普洱區第一屆兄弟民族代表大會,並舉行剽牛盟誓儀式,立下民族團結誓詞碑。岩克姆說,外公擔任此次活動的剽牛手,看到剽牛的跡象大吉,他高興得又唱又跳。「他們所立下的誓言,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佤族人民實實在在的行動」。
談起這段歷史,岩克姆雖不曾親歷,但也激動不已。「70年前,佤族還過著刀耕火種、靠天吃飯的原始生活。作為一個生活在這樣狀態下的人,能邁出從部落到北京的這一步,外公真的很不容易。」在岩克姆看來,外公走出的這一步,是他個人的一大步,也是部落民族邁入現代文明的一步、融入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步。

一老人站在重現佤族習俗剽牛儀式的「歃血盟誓」雕塑前。(中新社資料照片)
一老人站在重現佤族習俗剽牛儀式的「歃血盟誓」雕塑前。(中新社資料照片)

對於更多的佤族人來說,新中國成立前,佤族各地區由於歷史條件和與其他民族的關係密切程度不同,社會發展水平不平衡。阿佤山中心地區的西盟和滄源、瀾滄的一小部分佤族,還停留在原始社會末期或向階級社會的過渡階段;阿佤山邊緣地區的耿馬、雙江和滄源、瀾滄、孟連的大部分地區的佤族,因受傣族的影響較深或受傣族土司的統治,基本上已發展為封建領主制。

與周邊族群融合交流

居住鎮康、永德等地的佤族,與傣族、漢族發生經濟文化的關係密切,較早接受了傣族、漢族的先進文化,已經處於封建地主經濟發展階段。如今,經過數十年的發展,佤族的生活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岩克姆從家鄉西盟到北京的這一步,也比外公輕鬆了許多。 「當年,外公從部落到北京,用了整整3個月的時間,而如今,我只需半天多的時間。」岩克姆說,這一次,站在天安門前,我想告訴外公:你69年前的願望,佤族人民已經實現了。

(記者/李鋅銅)

一小部分佤族,仍停留在原始社會末期或向階級社會的過渡階段。(取自新浪微博@微佤山)
一小部分佤族,仍停留在原始社會末期或向階級社會的過渡階段。(取自新浪微博@微佤山)

小靈通 佤族
位於大陸和緬甸的少數民族之一,民族語言為佤語,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佤德語支,沒有通用文字。在過去,人們用實物、木刻記事、計數或傳遞消息。主要居住在大陸雲南省西南部的滄源、西盟、孟連、耿馬、瀾滄、雙江、鎮康、永德等縣和緬甸的佤邦、撣邦等地,大陸境內還有一部分佤族散居在保山市、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昆明市和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等地。根據2010年第6次大陸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大陸境內的佤族總人口數約43萬人。(李鋅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