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09・旺報-綜合報導

2019-10-09・旺報-綜合報導
「敦煌女兒」守護莫高窟56年

81歲樊錦詩喝鹽鹼水、睡土炕 傳承壁畫之美

大陸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今年81歲,近期剛榮獲「文物保護傑出貢獻者」國家榮譽稱號、第四屆香港「呂志和世界文明獎」。

莫高窟位於大陸甘肅省最西端,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勝地,當地氣候乾燥,黃沙漫天,冬冷夏熱,不過被稱作「敦煌女兒」的樊錦詩,在敦煌這不毛之地一待就是56年,保護了735座千年洞窟,並致力於傳承敦煌文化。

住簡陋土房 但心靈富足

日前,樊錦詩前往香港獲頒第四屆「呂志和世界文明獎」,她在典禮上表示,守護莫高窟是值得奉獻一生的高尚事業,也是必然要奉獻一生的艱苦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為之奉獻,她從1963年開始守護莫高窟,當時25歲的她一天只吃兩餐,喝鹽鹼水、住土房、睡土炕、用土桌,現在的年輕人恐怕很難接受這種生活,但即使現實生活如此艱苦,洞窟裡卻宛若仙界,完全是兩個世界,精美的壁畫和雕像令她陶醉、震撼。
敦煌莫高窟有1千多年的歷史,現有735個洞窟、2400多尊彩塑、4萬5000多平方公尺的壁畫,規模之宏大超乎想像,但壁畫不易保存,尤其是色彩絢麗的敦煌壁畫,極易老化褪色。樊錦詩說,隨著觀光業興起,大批遊客到訪,他們每一次進洞時,空氣的流動都對壁畫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對比一百年前的壁畫,莫高窟壁畫色彩消退、日漸模糊。

左圖為10月3日,莫高窟守護者樊錦詩(右1)獲頒「呂志和世界文明獎」(中新社)。右圖為樊錦詩(左)2019年9月獲大陸頒贈「文物保護傑出貢獻者」國家榮譽稱號,由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頒授獎章。(新華社)
左圖為10月3日,莫高窟守護者樊錦詩(右1)獲頒「呂志和世界文明獎」(中新社)。右圖為樊錦詩(左)2019年9月獲大陸頒贈「文物保護傑出貢獻者」國家榮譽稱號,由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頒授獎章。(新華社)

文物數位化 風華永留傳

不過,莫高窟的壁畫保護在「數字敦煌」計畫的提出之後,得到了一個轉機,樊錦詩說,10幾年前她到北京出差,一位遙感測量專家告訴她,圖像只要數字化,就能永久保存下來,於是她產生了「數字敦煌」的構想,將洞窟、壁畫、彩塑,以及與敦煌相關的一切文物數位化,同時,將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敦煌文獻、研究成果,以及相關資料匯集成電子檔案,使莫高窟的歷史資訊可以永久保存和永續利用。
經過十多年的研發,2016年5月1日「數字敦煌」資源庫正式上線,全球觀眾可在線上欣賞30個經典洞窟的高清圖像,以360度環景攝製技術,讓民眾在家即可近距離接觸洞窟中的壁畫及造像,漫遊這座人類文明寶典。

(記者/林至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