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06・Array

2018-05-06・Array
河狸公主 為牠歡喜為牠憂

新疆女孩初雯雯 7歲開始投入野生動物保育

初雯雯有個外號叫「野生動物殘聯主席」。 (取自新浪微博@初雯雯─動物保護)
初雯雯有個外號叫「野生動物殘聯主席」。
(取自新浪微博@初雯雯─動物保護)
(取自新浪微博@初雯雯─動物保護)
(取自新浪微博@初雯雯─動物保護)
(取自截圖)
(取自截圖)

2歲就被父親抱著去野生動物保護區,7歲自己收拾行囊幫父親在野外填寫監測資料,15歲開始主導參與一項關於蒙新河狸的項目研究,23歲成立專拍野生動物的影像工作室。她就是新疆女孩初雯雯。
從小就跟野生動物一起長大的她認為,野生動物就像她遠距離的家人,「不能夠親近,卻是心中最為重要的存在,牠們受傷,我心疼,看牠們過得好,我就會很開心」。

兩歲起 開始親近野生動物

從小就和野生動物成了朋友的初雯雯,出生於阿勒泰市,現就讀北京林業大學研究生二年級。她說,這樣可以將學業與愛好兼顧,是她理想中的生活狀態。對野生動物的這份摯愛,來自父親對她的影響,父親在新疆從事野生動物研究保護已有30年。
「在我兩歲的時候,我爹就抱著我去野生動物保護區,帶我親近自然,親近野生動物。」開始父親是因為工作繁忙,基本沒時間回家跟她玩,於是利用工作方便帶她出去看看野生動物。
初雯雯7歲學會寫字,開始跟著父親去野外工作,「一邊幫他填寫野外監測資料,一邊可以跟著他看野生動物。」經常跟著他翻過一座座陡峭的山去尋找盤羊,頂著炙熱的太陽,去保護區找野放的普氏野馬,或者蹲守在烏倫古河河岸,觀察河狸寶寶儲存越冬的食物。

請叫她 野生動物殘聯主席

她還經常跟父親參與野生動物救助行動,「跟他一起扛過黃羊屍體,蒐集過遇難黃羊資料,為倖存的野生動物們投放過飼草。」一匹叫古麗的野馬,是初雯雯看著出生,又給牠取名、野放。
初雯雯還有一個外號叫「野生動物殘聯主席」,當地人都知道她喜歡收養傷殘野生動物。她收養過多少傷殘野生動物,已記不清楚,有些沒能活下來,有些養好傷之後,就回歸自然了,徹底失去野外生存能力,就留在了家裡。

護河狸 她拍紀錄片

「近兩年,家裡收養過三隻徹底失去野外生存能力的動物。缺了半隻腳蹼的火烈鳥、瞎了一隻眼的紅隼和只有三條腿的跳鼠。紅隼近期恢復體力之後,已經被送去猛禽救助中心。火烈鳥是兩年前救助的一隻迷途鳥,當時正值寒冬時節,這隻火烈鳥迷途來到阿勒泰市阿拉哈克鄉鹽湖邊,又餓又冷,還凍掉半個腳掌。」
初雯雯把牠救了回來,取名為「烈烈」。在辦公室給牠營造了一間溫暖的房子,小心翼翼地處理傷口,從外地找來特製配方,餵養牠。她說,烈烈的「家族」遷徙路線也不經過新疆,「牠們只有迷途的時候才會經過新疆,所以回家的希望很渺茫。」
2015年,初雯雯在專業雜誌上發表了一篇關於野生動物的文章,引起央視節目組的關注,找到她做了《這裡是新疆》的紀錄片。初雯雯向觀眾介紹大陸稀有物種──蒙新河狸棲息的環境。
2016年,在北京衛視《我是演說家》兩期節目中,初雯雯再次向觀眾介紹了黃羊、普氏野馬、蒙新河狸等物種。2017年11月,初雯雯和搭檔成立了以拍攝野生動物紀錄片為主的自然影像工作室。

 

小 靈 通  蒙新河狸

分布在新疆阿勒泰烏倫古河流域的旗艦物種,牠的家族數量在流域內只有600隻左右,比大熊貓還要珍貴。二十多年來,種群數目卻一直沒有太大的增長。研究人員發現,限制其種群發展原因是──河狸在烏倫古河流域的數量已經接近飽和,成年的河狸已經很難找到棲息地。

(記者/楊俊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