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23・旺報-專題報導

2018-07-23・旺報-專題報導
女作家張抗抗 化不美好為養分

從文革到改革 知青和都市女性成為作品主角

大陸國務院參事、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著名作家張抗抗出生於1950年,她的文學作品一路反映大陸國家發展的時代脈絡。1970年代末她開始寫作,寫知青文學;到了改革開放,都市女性成為其作品的主角。經歷過文革時期的混亂,張抗抗說:「任何不美好,也可以成為養分。」

提到張抗抗,台灣人可能感到陌生,在大陸她是一位知名的女作家,許多新、中生代的大陸作家都受她的作品影響。今年香港書展她以「多情卻被無情惱」為題開講座,引來港陸讀者前來聆聽。

大陸民眾觀看習近平知青生活資料照片。(中新社資料照片)
大陸民眾觀看習近平知青生活資料照片。(中新社資料照片)

混亂年代寫成故事

今年68歲的張抗抗,年輕時在政府登高一呼下,成為上山下鄉知青的一員,8年的知青歲月就在黑龍江度過。「那段期間,對苦難的認識、無法被解釋的邏輯,還有艱苦、寂寞,以及知識青年為爭取名額去上學等等的爭鬥」,成為我往後創作的養分,經歷則成為故事。
說到知青,指的就是從1950年代起到1977年,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現今1950年代出生的大陸領導階層,就有許多人曾在年輕時當過知青,譬如,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曾在陝西當過7年的知青、大陸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也是知青出身。
對於經歷過那一段不盡美好,甚至可以說混亂的年代,張抗抗說,「養料是各種各樣的,也可能有腐肉,埋在那兒,最後則成為肥料了。」她的知青作品,如《白罌粟》即是描述兩名知青為了回家路費,殺死在勞改農場內經常照顧他們的勞改老軍官,搶去老頭的手表變賣。後來,卻因殺人被判死刑:「知青對殺人無動於衷,更認為自己殺的是階級敵人勞改犯,這並沒有錯。」

台灣文學有溫情

張抗抗說起話來,嗓音遼闊,眼睛炯炯有神,一綹長髮束起來,加上衣著紅色洋裝,更顯得比實際年齡年輕。她認為,其文學涵養更多是受到西方文學影響,在文革期間沒有書,就想盡辦法找書,每年回城時,就是看書找書,閱讀過許許多多英、法等國的經典文學。到了1980年代後,大陸經濟改革開放的政策定調,她更能大量閱讀西方經典,甚至接觸拉美文學。
張抗抗強調,她的寫作實際上可說是與大陸同心。她形容,大陸社會不斷轉變,從文革時代的無情年代,到文革後的多情,其後演變成濫情、虛情,現在進入幾乎冷漠年代。「多情反被無情惱,世間煩惱出自多情,亦會被無情所傷。」她在800萬字的文章中,精選出可讀性高的文章重新輯錄成《回憶找到我》,當中不乏多情與無情的對峙。
被問及有沒有接觸台灣作家的文學作品?張抗抗說,改革開放後到現在即開始閱讀台灣的文學作品,台灣的左翼作家陳映真、簡媜的散文,白先勇、余光中、龍應台,以及駱以軍等人都有接觸,「在台灣作家的作品中看到一股溫潤情感」。

(記者/呂佳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