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9・旺報-綜合報導

2018-10-19・旺報-綜合報導
留守兒童心怨恨 1成說「父母已死」

96%由祖父母照顧 40%一年見不到家長2次

北京上學路上公益促進中心10月16日發布《中國留守兒童心靈狀況白皮書》,調查橫跨華東、中南、西南、華北、西北、東北等六個地區的11126名留守兒童的心理狀況。在「親子聯結」的調查中,樣本總數約有3415名留守兒童,其中約有4成一年與家長見面不到2次,約2成一年與父母親聯繫不超過4次。

大陸由於城市化快速,衍生出龐大的留守兒童群體。據大陸民政局統計,2018年全國留守兒童共有697萬餘人,其中有高達96%的人由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照顧。

河北省石家莊市平山縣小覺鎮田家旋村的留守兒童在愛心志願者(右二)的幫助下閱讀繪本。(新華社)
河北省石家莊市平山縣小覺鎮田家旋村的留守兒童在愛心志願者(右二)的幫助下閱讀繪本。(新華社)

叛逆期較早出現

留守兒童與父母見面次數不固定,導致情緒容易受到波動。白皮書的學術執行人、北京師大學傳播與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李亦菲指出,留守孩童不能從父母身上得到肯定與支持,但又無法完全放棄這方面的期望。
調查顯示,留守兒童對父母的情感、精神或行為上的依賴,都明顯低於非留守兒童;在核心自我評價方面,留守兒童的得分隨著年級增加,出現先緩慢上升,在快速下降的趨勢,整體分數低於非留守兒童和半留守兒童。
白皮書發現,留守兒童在國小五年級對父親的依賴值就降到負數,意味著留守兒童的叛逆期較快到來。李亦菲表示,正常孩童最快到國小六年級才會出現叛逆期。

雲南省曲靖市師宗縣竹基鎮納納左村留守兒童邢欽月,提及媽媽傷心流淚。(新華社)
雲南省曲靖市師宗縣竹基鎮納納左村留守兒童邢欽月,提及媽媽傷心流淚。(新華社)

被消極情緒挾持

白皮書分析,留守兒童長期缺乏父母陪伴,導致被消極情緒挾持,愉悅狀態的得分普遍低於非留守兒童,而在煩亂狀態以及迷茫狀態的得分則遠高於非留守兒童。
留守兒童也有針對父母的消極情緒。李亦菲指出,根據2017年調查,有超過1成的留守兒童選擇說父母「已經死亡」,這數據顯示出這些孩子對父母還是有怨恨。

志願工作者在山區馬劍鎮成立「陽光樂園」心理諮詢室幫助留守兒童。(新華社資料照片)
志願工作者在山區馬劍鎮成立「陽光樂園」心理諮詢室幫助留守兒童。(新華社資料照片)

白皮書建議,父母被孩子怨恨的不是外出,而是內心的忽視,多回家走馬看花的「看看」,倒不如平常多花時間打電話回家。上學路上發起人劉新宇表示,高頻率和高質量的溝通,比起若有似無的接觸來的有效,「如果這個聯繫沒做好的話,見面的效果其實不大」。
「想要消弭農村兒童的留守現象可能存在難度。」北京大學法學院非營利組織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錦萍指出,雖然目前城鄉二元化結構仍無法解決,但也不能忽視留守兒童的現象,就算只是「治標」的工作也十分重要。(記者/賴志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