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06・旺報-綜合報導

2019-09-06・旺報-綜合報導
翻轉陸暑期票房 《哪吒》大銀幕救世

61.5%票房集中在前5名 110部電影成炮灰

大陸電影暑期檔結束,上映42天的原創動畫《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達47.49億元(人民幣,下同),不僅躋身大陸影史第3名,帶動暑期整體票房成長,創176.5億元(約新台幣785.6億元)、近5億觀影人次佳績,均高於去年同期;但票房過度集中,大陸原創電影的單片投資與票房產出呈現下滑趨勢。

今年暑假6至8月,大陸計有130部電影上映,但61.5%票房集中在前5名,尤其是《哪吒之魔童降世》7月26日上映後,不僅翻轉7月票房下滑的趨勢,也促使8月票房比去年同期上升13.7%,可說是今年暑期檔的「功臣」。

電影《烈火英雄》劇照。(取自新浪微博@明親有明)
電影《烈火英雄》劇照。(取自新浪微博@明親有明)

學生提升觀影貢獻

其後的《烈火英雄》、《掃毒2:天地對決》、《銀河補習班》、《使徒行者2:諜影行動》等4部片,占了2成票房;第6名以後、票房破億元的15部電影則占了32.4%。換言之,今年夏天大陸有110部電影成了炮灰,只能搶食剩餘的6.1%票房,頭部(高價值並且有優勢的領先群)效應比過去3年更為明顯。
題材方面,動畫、災難、動作、科幻、文藝等多元化作品,讓市場呈現差異化、分眾化布局,作品口碑效應凸顯;暑假期間,學生放假在家,三、四、五線城市的票房貢獻度提升,尤其偏愛青春、喜劇片,例如陳飛宇、何藍逗主演的青春校園電影《最好的我們》,4.1億元票房中,三、四、五線城市觀眾貢獻51%。

放映場次不成比例

業界要面對的另一個問題是票房與觀影人次上升幅度,與日益擴增的影廳、銀幕數所能提供的放映場次不成比例,導致每部電影的上座率下降。例如今夏票房第2名的《烈火英雄》,由黃曉明、杜江、譚桌等人主演,截至9月5日下午6點,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票房已達16.57億元,每場次觀影人次平均3人,上座率2.4%,與去年同期,前5名強片平均上座率逾20%相比,差異極大。

《哪吒》發行商搶商標 申請1818個惹議

大陸原創動畫《哪吒之魔童降世》今年暑假異軍突起,成為電影市場「救世主」,這個來自《封神演義》的角色成為熱門IP,周邊商機潛力無限,卻傳出該片發行公司光線傳媒在該片上映第15天後,由旗下北京光線影業從8月9日起,先後提交1818個商標申請,大多數與《哪吒》電影相關,立刻引發爭議。

哪吒插畫。(取自新浪微博@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
哪吒插畫。(取自新浪微博@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

在大陸國家智慧財產權局商標局的中國商標網公示中,北京光線影業提出的商標申請,包括魔童哪吒、哪吒之魔童降世、殷夫人、敖丙、《哪吒之魔童降世》片名的英文直譯MOTONEZHA等。業界分析,由註冊日期來看,光線傳媒當初光線傳媒可能不看好該片,直到《哪吒》上映引爆民眾觀影熱潮,才開始申請各種周邊商標。

網友認為「哪吒」源自經典神話故事,質疑哪吒、敖丙、殷夫人都是家喻戶曉的中國傳統神話人物,被註冊商標是否合乎規範,甚至有可能涉嫌違反大陸《商標法》中的大量囤積商標規定。
法界專家表示,以哪吒的電影形象和相關稱謂作為商標註冊,和「神話人物哪吒」概念被當成商標註冊,意義完全不同,亦即光線傳媒註冊成功,也只能把這些商標運用在特定的商品和服務,並非「神話人物哪吒」從此成為光線傳媒的專屬IP。
電影公司大量註冊和電影相關的商標,通常保護性註冊的可能性較大,可能是為了推出周邊商品賺錢的一種保護措施,避免電影角色形象或稱謂被有心人士惡意註冊牟利。

(記者/廖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