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3・旺報-專題報導

2019-11-23・旺報-專題報導
金馬金雞互拚 力衝第5大國際影展

在華語影壇具崇高地位 離走向全球還有段路

金馬獎與中國電影金雞獎是兩岸影壇的重要獎項,成立的宗旨都明確指出,是為了發展電影事業,提高電影藝術和技術的水準,並肯定、榮耀電影作品與電影創作者,在華語影壇均有崇高地位,也有仿效坎城、威尼斯、柏林、奧斯卡金像獎等4大影展,成為全球第5大國際影展的野心。
兩項年度盛事本質上有所異同。金馬獎從初期設立眾多限制條款:「需獲得准演執照,內容以國語發音或配音,能配合政策或具深厚倫理教育意義」,且報名權利專屬台灣境內製片公司或獲得認可的華僑廠商;但隨著台灣解除戒嚴,社會走向包容開放、自由,報名條件不斷放寬。

電影《芙蓉鎮》劇照。(本報系資料照片)
電影《芙蓉鎮》劇照。(本報系資料照片)

已廢除意識型態限制

尤其是最為影人詬病的意識型態限制,早已廢除,並在2005年開放大陸影片及影人參賽,只要是符合當年度公布的報名條件,例如完成電影的日期、是否上片、對白或主創的華語比例等,不論是哪個國家或地區拍攝的華語片都可報名參加。
金雞獎報名資格以取得大陸官方准演證的電影為基礎,但不是每部片都能報名,每屆由大陸中央與地方影協的20多位成員推薦參賽影片,分成3個階段,首先由評委會的評審激烈討論後,推薦已獲大多數影人認可的專業名單,再由組委會針對這份名單,從政治、社會等方面考量,予以調整,最後再由中共中央宣傳部進行審查,最後出爐的名單,再由評委會進行各獎項的評選。
因此,得以參與金雞獎最後評選的名單,的確具有「主旋律」官方監管色彩,不過,已經過層層審查所得的「主旋律」名單,評審委員不必再有任何政治或思想正確的考量,可以針對電影及影人的專業性與藝術性進行評選。

台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學系教授焦雄屏。(本報系資料照片)
台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學系教授焦雄屏。(本報系資料照片)

皆帶有官方政治色彩

曾擔任第4屆金馬執委會主席,現任台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學系教授的焦雄屏表示,金馬獎、金雞獎,甚至香港金像獎其實都帶有官方政治色彩,只是濃淡的差異,尤其3個頒獎典禮都有主管機關的首長坐在第一排中間,這是知名國際影展罕見的情況。
焦雄屏以全球四大影展為例,表示競賽項目頒獎典禮上,第一排大多是電影業界德高望重或有高度貢獻的影人,官方人員或領導人不會坐在最顯著的位置,因此,要走向國際化,金馬獎、金雞獎與香港金像獎,都還有一段路要走。(記者廖慧娟)

電影《滾滾紅塵》海報。(本報系資料照片)
電影《滾滾紅塵》海報。(本報系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