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12・旺報-綜合報導

2019-03-12・旺報-綜合報導
陸青藏現棕櫚化石 減齡千萬年

大陸新發現 破解地貌演變 助高原年輕化

大陸中科院青藏高原綜合科考古生物隊在青藏高原所發現的一片棕櫚化石,經3年研究,讓原被認定已隆起有3500萬年的青藏高原,頓時「減齡」1000萬年。中國科學家的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期刊《科學進展》上。不僅改寫青藏高原隆升的時間,也讓人們得以窺見青藏高原的「青春」。

▲棕櫚化石為學界認識青藏高原的演變提供新證據。(取自新浪微博@化石貓)
▲棕櫚化石為學界認識青藏高原的演變提供新證據。(取自新浪微博@化石貓)

青藏高原中部的倫坡拉盆地,海拔4600公尺,2016年8月4日,是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共組的團隊第5次到該處考古,上午10點,隊員黃健招呼大家,指著自己剛挖出的半塊化石葉片問「這是棕櫚嗎?」,隨後,所有人都投入到挖掘中,經4小時,化石終於被取出。

團隊挖掘不只運氣

此次領隊之一的研究員周浙昆並沒有把發現看作運氣。他認為,古生物學雖以發現化石為基礎,具偶然性,但卻蘊含必然。透過查閱已有的年代學資料,團隊很快得出這塊化石有2500萬年歷史。但關鍵問題是2500萬年前的青藏高原中部究竟有多高?

團隊已5次到該處考古。(取自新浪微博@化石貓)
團隊已5次到該處考古。(取自新浪微博@化石貓)

在不斷測試中,團隊終於找到破解法,就是先找棕櫚化石最近親緣種的生態幅,再用生態幅與模型類比相互驗證,推測出古環境和古高程。
經過3年研究,團隊得到最符合邏輯的結果,並推翻「青藏高原中部在3500萬年前,已達到接近現在約4500公尺高」的觀點。

曾分布常綠闊葉林

在中國科學家抽絲剝繭下,青藏高原的年輕容顏逐漸顯露,就是在2500萬年前,青藏高原中部有一條東西向的峽谷,峽谷底部是深邃的湖泊,湖裡有一種現今分布於熱帶的魚(攀鱸),湖水拍打岸邊的香蒲和蘆葦,不遠處是高大的棕櫚樹和犀牛,峽谷兩側是海拔約4000公尺的高山,兩岸山坡分佈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山頂是針葉林。
周浙昆說,這一峽谷地貌直到約2300萬年前才逐漸消失。隨著印度板塊持續擠壓,當最後一株棕櫚樹倒下時,峽谷被填平,高原緩緩升起,巍峨的青藏高原主體最終形成。此一發現不僅將青藏高原中部的抬升史推後至少1000萬年,也為學界認識青藏高原的形成演變提供新證據。

(記者\孫曜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