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22・旺報

2018-04-22・旺報
泡腳舒心解乏 6種人需留心

避免過飽、過饑或進食狀態下浸泡

泡腳能促進血液循環,有助睡眠,是人們解除一天疲憊的不錯選擇。但有糖尿病、下肢靜脈曲張等患者泡腳要謹慎,盲目泡腳會適得其反,加重病情。

泡腳後,可做腳底按摩,緩和身體疲勞,增強精力,特別有助於改善睡眠狀況。比如推腳底板上半部「人字形」下約1公分處,為腎反射區,推至腳底發熱,對腎虛、中氣不足者有一定的益處;壓揉腳底後跟內圓上方中間的位置為失眠反射區,壓到酸痛發熱,對頭暈眼花、嚴重失眠者有幫助;刮腳踝骨以下內外兩側,至有酸痛感,對前列腺等疾病有一定幫助。以下幾種患者不宜泡腳。

兒童常泡腳易扁平足

●靜脈曲張或血栓患者:熱水泡腳對於本來回流不暢或阻塞的靜脈病患者來說,會加重血液淤積,加重病情。此外,熱水泡腳還可能導致毛細血管破裂,形成皮膚上的出血點。時間久了,就會形成色素沉澱,小腿顏色變黑。如果靜脈血栓病人正在服用抗凝藥物,則出血情況會更嚴重。

●嚴重心臟病、低血壓患者:患者本身心臟和心血管功能較差,高水溫可使神經受到刺激,毛細血管擴張。高溫加速了血液流量,短時間內加重心臟負荷,致使心跳加快、耗氧量提高,容易發生供氧困難,導致暈厥等意外發生,增加發病危險,所以這類人群泡腳要或者足浴藥療要在醫師指導下進行。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合併周圍血管病變時末梢血液循環障礙,使熱聚在足部不容易疏散。有周圍神經病變的患者對溫度等感覺不敏感,難於準確地試出水溫,其自我保護調節能力差,極易被燙傷。所以糖尿病患者泡腳水溫要比常人低,以35℃為宜。

●皮膚病患者:許多足癬患者因為癢,覺得用熱水燙洗後就舒服多了,可以起到殺菌作用。其實這種以熱止癢的做法往往起不到效果,泡過之後,患處不僅更癢,還可能出現水泡等。熱水使足部毛細血管的擴張,可能導致繼發性細菌感染。對於皮膚病已經破潰的傷口熱水泡腳更是雪上加霜。

●兒童:經常用熱水給兒童泡腳,會給足部的神經、血管的功能帶來一些影響,尤其是頻繁的泡腳或燙腳更會導致孩子足底的韌帶變得鬆弛,不利於足弓的形成和維持,長此以往,會增加形成扁平足的風險。

●嬰幼兒:嬰幼兒是「純陽之體」,本身就容易發熱,愛上火。如果再用較熱的水泡腳、發汗,會熱上加熱。再者嬰幼兒對溫度的感覺和大人不一樣,大人覺得水溫稍熱,對孩子來說已經是很燙了。但他們又不太會表達,所以很容易燙傷柔嫩的皮膚。

臨睡前適合泡腳

如何泡腳才養生。首先水溫應適宜。泡腳的水溫不宜過熱或過涼,以40℃為宜(糖尿病患者和皮膚敏感者除外),可以逐漸加熱水至50℃,水要過踝部,且泡腳的同時要時常搓動。而泡腳時間最好是在晚飯後1小時開始或臨睡前泡腳,每次30分鐘左右。有的人喜歡不停地添加熱水,持續泡一兩個小時,這是錯誤的做法。避免在過飽、過饑或進食狀態下泡腳,因為泡腳會加快全身血液循環,容易出現頭暈不適的情況。飯後半小時內不宜泡腳,會影響胃部血液的供給。(取材自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