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氏症是老年人常見中樞神經系統退化性疾病之一,僅次於阿茲海默症,也是最常見的運動障礙性疾病。帕金森氏症在臨床上以靜止性震顫、肌強直、運動遲緩、姿勢步態異常為主要症狀。中醫對改善帕金森氏症引起的運動遲緩、靜止性震顫、面具臉等症狀效果顯著。
此病最早於1817年由英國醫師帕金森報導並進行系統描述。同樣,中醫典籍對帕金森氏症的類似症狀早有記載,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曾這樣描述:「諸暴強直,皆屬於風」、「諸痙項強,皆屬於濕」、「諸風掉眩,皆屬於肝」。這裡的「強直」、「痙」、「項強」、「掉」等與帕金森氏症的症狀極其相似。
補益肝腎是重點
帕金森氏症屬於中醫學「風顫」、「震掉」的範疇,中醫認為其基本病因病機為肝風內動、筋脈失養,其病位在筋脈,與肝、脾、腎關係密切。治療原則主要是補益肝腎、息風止顫。
研究顯示,該病的平均發病年齡為60歲左右,其中50至60歲的人群最多見,40歲以下較少,男多於女。隨著社會人口老齡化,帕金森氏症的患病率呈逐年升高趨勢。該病本身不是致命的疾病,一般不影響壽命,但卻使患者的生活品質大打折扣。目前醫學上帕金森氏症無法治癒,且早期診斷很困難,往往發現時已經有5年以上的病史。很多人認為帕金森氏症就是手抖、身體僵硬,這只是帕金森氏症症狀的一部分,許多病人並不手抖,只是運動遲緩。然而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以及醫生缺乏經驗,很容易漏診和誤診,延誤治療。
帕金森氏症起因不明,緩慢起病,進行性加重,預後不良。患者經常出現嗅覺障礙、長期便祕、睡著後手腳亂動、大喊大叫、跌倒、頻尿、抑鬱、認知下降等問題,這些非運動症狀都是帕金森氏症的預警訊號。帕金森氏症的病變部位在大腦,具體來說,是大腦的黑質區域發生病變,此處神經細胞合成多巴胺的神經遞質,它對人體運動功能進行調控。隨年齡增長,神經細胞逐步老化,在一些內外環境因素的作用下,有些人合成多巴胺的神經細胞逐漸變性或死亡,大腦多巴胺合成量減少,不能維持調節運動神經的正常工作,會出現運動障礙症狀。
口服藥延緩病程
帕金森氏症的肢體震顫往往是發病最早期的表現,通常從某一側上肢遠端開始,逐漸累及同側下肢,再波及對側上肢及下肢。典型表現就是拇指與食指呈「搓丸樣」動作,俗稱「點抄手」。靜止時出現或明顯,運動時減輕或停止,緊張時加重,入睡後消失。同時,運動遲緩是診斷為帕金森氏症必須具備的症狀,沒有運動遲緩就不是帕金森氏症。其主要表現為主動運動減少、減慢;手指精細動作困難;表情肌活動減少、表情呆板;姿勢步態異常,起步和止步均很困難。
帕金森氏症病情呈進行性加重,因此提倡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以求更好地改善症狀,延緩疾病進展。但是目前沒有根除帕金森氏症的藥物,口服藥只能延緩病程。針灸是對抗帕金森氏症的有效方法。研究認為,針灸作用的機制是提高體內多巴胺的水準。針刺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帕金森氏症患者的病情,提高生存率,減少西藥用量,改善體質。
患帕金森氏症的老人表情呆板、起步困難,平時基本不運動,造成雙下肢壓陷性水腫。透過在其震顫區、運動區扎頭針和體針,所選穴位有風池穴、風府穴、合谷穴、太沖穴、曲池穴、水分穴、太溪穴。經過1個月治療,老人已能較為輕鬆地自行站立並行走,臉部肌肉不再僵硬。同時,他的雙下肢浮腫在針刺太溪穴後明顯消退。帕金森氏症在中醫學屬於「顫振」、「振掉」和「頭搖」範疇,發生原因有五,一是腎氣不足;二是七情所傷;三是脾氣虧傷;四是心血不足,心氣衰少,血少則陰虧,陰虧則陽亢,陽亢則波及肝,肝陽獨熾,熾則化火,火性炎上,上沖於頭,散於四末,則振掉而成;五是痰飲為患,多由肺脾腎不足,為痰為飲,痰盛則阻塞經絡,經絡不通,氣機不暢。
臨床可用滋生青陽湯以滋陰潛陽,心脾雙補丸補中益氣,龜鹿二仙膏填精益髓,天王補心丹補心寧神,二陳湯豁痰醒神治療該病。(取材自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