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學者饒宗頤不但有廣博的學術思想,也有難得的養生經驗。回顧其長達101個年頭的漫漫人生路,不難發現,饒宗頤之所以健康長壽,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其難能可貴的「三顆心」。
求知心。用「學富五車」形容饒宗頤再恰當不過。單就國學方面,他涉及歷史、考古、文學、經學等眾多領域,幾乎可說無所不包。此外,他通曉英、法、德等多國語言及古文字。不僅如此,在書法、繪畫、音樂等方面,他也有很深的藝術造詣。可以想像對一個求知心不堅定、不強烈的人來說,僅憑一時興趣,也不會取得如此成就。「健自思中來、壽從筆端起」。
由此看來,饒宗頤的延年益壽自然水到渠成、理所當然。
稚子心。談及養生,饒宗頤曾經直言不諱:「健體重在修心。」十多歲時,饒宗頤就開始習練「因是子靜坐法」。每天早上靜坐、沐浴,然後散步,晚上9時準時就寢。這種以調節呼吸為主的靜養法和佛家提倡的悟禪極類似,強調進入物我兩忘、返璞歸真的境界,從而有利於人們忘掉憂煩,保持童心。難能可貴的是,這種平心靜氣的禪坐習慣,饒宗頤不折不扣、堅持一生。可見,饒宗頤如果沒有一顆恬靜淡泊、虔然高潔的稚子之心,很難有讓人艷羨的百齡高壽。
平常心。儘管饒宗頤一生成就斐然,但現實中,他並不是夜以繼日、爭分奪秒的工作狂。恰恰相反,一切成績的背後,都得益於凡事不苛求、順其自然的平常心態。
對於做學問與健康的關係,饒宗頤曾有很恰當的比喻:「學問其實是積微之功,在於點滴之積累;人的生命如同蠟燭,燒得紅紅旺旺的,卻很快熄滅,倒不如悠悠火苗更長久地燃燒來得經濟。」
的確,正是這種持之以恆的平常心態,才讓其一生如魚得水般事業有成,幸福美滿。(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