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14・旺報

2018-04-14・旺報
秋老虎發威 養生注意這5關

做好防暑降溫 避免長時間曝曬 及時補充水分

立秋後仍處於三伏天的末伏階段,早晚較涼,中午暑氣逼人,就是俗稱的「秋老虎」,暑邪容易耗氣傷津,養生需要注意以下「五關」。

「秋老虎」發威時,需防暑降溫,合理安排作息時間,畫量避免在烈日下曝曬或在高溫環境中久留。外出應撐傘、戴遮陽帽,及時補充水分;若出現頭暈、噁心、嘔吐等中暑現象,要迅速轉移到陰涼通風處,冷敷頭部,飲用清涼飲料等緩解症狀。體弱多病者或老人、兒童最好立即送醫院救治。

末伏飲食有講究

空調適度,開放時間不宜過長,晚上最好不開或只開除濕,可降溫祛暑,又可避免腹痛、吐瀉、腰肩疼痛等空調病症狀;長期處於空調中,可喝薑湯發汗解表、溫胃止嘔、解毒。慢性病患者如哮喘、胃腸功能較弱的人,不要輕易開空調。

立秋後,綠豆湯、荷葉粥、蓮子粥、新鮮蔬果等清熱解暑食物不可少。飲食不要過於清淡,鴨肉、魚、豬瘦肉、海產、泥鰍等肉類有清熱、補益作用,可放心食用。

秋後雨水多,濕熱交加易傷脾,多吃山藥、芡實、小米、赤小豆、豇豆等祛濕熱、健脾和胃的食物。為防止秋燥引起「上火」,可適當添加如銀耳、梨、藕、烏雞、豬肺、豆漿、蜂蜜、核桃等滋陰潤肺的食物。

穴位按摩好處多

進入末伏天,濕熱仍比較重,適量戶外運動可促脾氣運化、改善胃口,如散步、慢跑、打太極等舒緩的運動,切忌大汗淋漓,最好選擇早晚天氣涼爽時進行,也要注意補充水分。

中醫認為,立秋到秋分餘暑未消,暑濕之邪易傷脾胃,引發疾病。透過穴位按摩療,有效降服「秋老虎」。健脾要穴有足三里和陰陵泉;補肺氣潤肺陰的主要穴位有肺俞、膻中、中脘、氣海等;祛燥潤肺的護肺要穴有魚際、迎香、合谷等;具有除燥去火作用的穴位有太衝、內庭、合谷等;預防感冒的保健要穴有風池、大椎、肩井、足三里等穴位,人們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性的按摩,每天堅持揉按幾分鐘,定能起到相應的作用。

(取材自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