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衛艦、驅逐艦和巡洋艦三種水面艦艇過去有明顯的區別,從功能任務上加以區分,三者在噸位上也有不同。以解放軍海軍為例1000噸以下的水面艦艇稱之為艇,1000噸以上3000噸以下的稱之為護衛艦,3000噸以上的稱之為驅逐艦,超過10000噸以上則歸為巡洋艦。
從噸位上已難以去細分驅逐艦、護衛艦或巡洋艦的區別,因現代化的艦艇普遍朝大型化發展。解放軍海軍過去的主力驅逐艦051型,滿載排水量只有3670噸,而現在的054A型護衛艦的滿載排水量已超過4000噸。德國海軍的F125型護衛艦滿載排水量更接近7000噸!
具長程對地攻擊能力
055型驅逐艦,亮相之初美海軍就認為不是一艘驅逐艦,而是一艘名副其實的巡洋艦!美海軍認為055不是一艘驅逐艦而是巡洋艦,主要有幾個因素。一是噸位,055的滿載排水量達12000噸,比美海軍主力驅逐艦伯克級大了3000噸,比提康得羅加級巡洋艦大了2000多噸。美海軍當然不願承認055是一艘驅逐艦!
二是火力,055驅逐艦的垂發單元為112單元,數量雖然比提康得羅加級巡洋艦的128單元少16單元,但卻比96單元的伯克級驅逐艦多出了16單元。而更先進的美製14000噸的朱瓦特級驅逐艦只安裝了80個垂發單元!
055擁有防空、反艦、反潛、反導作戰能力,是解放軍海軍第一款具備長程對地攻擊能力的驅逐艦。一艘055驅逐艦,還具備極強的單艦作戰能力,自己就可以作為一支編隊的核心,執行長程攻擊任務,比航母更加機動。
在無人水面艦艇技術發展上,解放軍也有很大的進展。《紐西蘭先驅報》報導,中國新型攻擊型無人戰船進行首次海上試航,可用於執行反潛、反艦等任務。
試航的中國攻擊型無人戰船代號JARI-USV,曾在南非舉行的非洲航空航太防務展上展出過概念模型。艇長15公尺、寬4.8公尺、吃水深度1.8公尺,排水量約20噸,最高航速達42節,航程500海哩。具有鮮明的隱形外型特徵,整體設計簡明流暢。
無人戰船可做狼群攻勢
儘管該無人戰船排水量小,卻是世界上第一款搭載艦載相控陣列雷達、先進電子系統和強大武器的多用途無人作戰艇,被稱為「迷你神盾艦」。艦艏安裝有一套30毫米遙控武器站,可安裝兩部4單元飛彈垂直發射系統或反潛魚雷發射管。可執行反潛、防空和水面作戰任務。JARI-USV可裝載到航母或兩棲攻擊艦上,提供海上偵察和攻擊平台。一旦技術成熟,可以對敵軍大型水面艦艇發起「狼群」攻勢。
(記者/楊俊斌)
旺報觀點 美4張牌卡陸 2020年南海不平靜
2020年南海將是不太平靜的一年,過去一年美國南海政策採強硬的態度,相關聲索國也趁機示強。隨著美軍不斷籍由軍艦巡航台海,解放軍海軍新艦不斷下水,局勢只會更緊縮。
未來美國可能運用4種方法,進一步壓縮大陸。一是灰色地帶牌。「灰色地帶」並不是新概念,指和平與戰爭間的中間地帶。主要證據就是大陸南海「海上民兵」的活動。將大陸「海上民兵」及大陸海警視為第二海軍力量,2019年更拓展其海岸防衛隊在西太平洋地區的軍事存在和活動範圍。
二是打「區域牌」。伴隨陸美博弈及兩岸關係的演變,南海局勢中的「台灣因素」日益凸顯。美國遏華戰略中的「台灣牌」和「南海牌」愈來愈明顯。台灣控制的南沙太平島扼守南海要衝,戰略位置極為突出。台灣不時傳出將太平島「租借」給美國的說法。
三是「經濟牌」。美國慣於以國內法代替國際法。2017年美國參議院曾提出《南海和東海制裁議案》。2018年美國國會下的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發布年度報告,建議對參與南海島礁建設活動的大陸企業和個人實施制裁。2019年5月美國十多名聯邦參議員再次推動上述議案,在參議院重新審查,提議對「所有參與過南海建設的中國公司和個人」進行制裁。
四是打「環保牌」。南海生態環保議題因具有較高的傳播價值和較強的輿論導向,成為美國指責和攻擊大陸南海島礁建設和維權行動的重點。
過去幾年東南亞有關南海聲索國大都站在大陸的對立面,某些東南亞聲索國為獲取自身利益,在南海問題上選邊站。
南海局勢不容易再倒退到4、5年前的情況。一些東南亞聲索國既不會完全做美國的馬前卒,也不會一味與中國交惡。最可能的方式就是「大事不犯、小事不斷」,從中謀取國家最大利益。(楊俊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