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0・旺報-綜合報導

2020-06-10・旺報-綜合報導
谷歌3D地圖 曝光台軍事基地

軍方要求刪除15處影像 桃園龍崗營地意外現身

谷歌衛星地圖日前重啟桃園等都會區立體3D影像功能。(取自Google Earth,網路截圖)
谷歌衛星地圖日前重啟桃園等都會區立體3D影像功能。(取自Google Earth,網路截圖)

谷歌衛星地圖日前陸續重啟台北、新北、桃園與台中4個都會區立體3D影像圖資功能,其中台灣軍方要求谷歌刪除其中15處軍事管制區影像。經實測發現,在桃園龍崗新建的北部地下備援作戰指揮中心也被曝光。
中華民國國防部十餘年來一直致力於從事所謂「重慶14號」戰力保存工程,針對四大作戰區指揮中心,進行地下化工程,其中八軍團與十軍團已陸續完工,北部六軍團因龍潭陸軍司令部大漢營區本身就有地下指揮所,將較晚興建施工。

驚見防空飛彈連隊

谷歌地圖早在2019年2月中旬將台灣加入3D地圖模式,當時讓新部署的「愛國者三型」、「天弓三型」防空飛彈連隊細節意外曝光。國防部門通過專案小組與谷歌協調,讓相關圖資下架,衛星圖中的營區、陣地,只能傾斜檢視,解析度也大幅降低。
近日,谷歌衛星地圖恢復部分城區3D功能,位於桃園的龍崗地區周邊如化兵群、資電群營區圖資恢復可3D檢視,包括21炮指部火箭營內部停放雷霆2000多管火箭車庫也被立體化,可識別車輛數量,結合現地景物,疑為類比畫面。
位於龍崗圓環附近有一處未曾曝光的營地,過去因平面檢視角度,偽裝良好,望似平面草地,經啟3D圖景後,發現是一處碉堡型陣地,通訊天線森然,若搭配地圖功能,可查閱從現地從構工到完工,挖掘深度與結構一目了然。
針對谷歌3D影像上架所規畫的台北、新北、桃園與台中等4個都會區所涵蓋的15處管制區,已經要求該公司辦理3D影像移除作業。谷歌公司已於4月30日開放桃園都會區3D影像,其中4處軍事管制區均已完成移除。但龍崗圓環位置周邊,非屬現行公告軍事管制區。國防部坦承,這個區域目前未列國軍現行公告的軍事管制區,未來會持續協調移除。

雄風二暨三型飛彈機動發射車。 (本報系資料照片)
雄風二暨三型飛彈機動發射車。(本報系資料照片)

指揮中心全面改建

而所謂「重慶14號」戰力保存工程,是由國防部軍備局完成,針對本島四大作戰區的指揮中心,改建展開地下化工程。未來國軍重要作戰指揮中心,以台北大直衡山指揮所作為中樞,連結國軍本島九大陸、海、空作戰指揮中心,將全數地下坑道化,形成指揮鏈,確保在敵人對我實施飛彈「第一擊」後,所有戰鬥管制機制都能存活,繼續指揮三軍作戰。
四大作戰區則包含桃園龍潭陸軍司令部、台中新社10軍團、高雄旗山8軍團、花蓮防衛指揮部,原有作戰中心全面改建,展開地下化工程。

「台灣特戰部隊體驗展」展出各式軍事用品。圖為防空飛彈系統。(本報系資料照片)
「台灣特戰部隊體驗展」展出各式軍事用品。圖為防空飛彈系統。(本報系資料照片)

旺報觀點-硬體可偵測 機動部署難掌控

隨著兩岸關係的演變短時間內看不出有和緩跡象,加上美軍售內容愈來愈「高檔」,對岸機艦繞台的動作大,台灣天空和海面幾成中美兩強的演練場。「擦槍走火」的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
為了因應兩岸雙方戰力的演化,台灣軍方近年在軍力規畫上也走入「機動化」的方向。也就是說,平時可能擺在固定掩體內,戰時還是可以進行機動,隨台灣四通八達的公路系統進行反擊。
近年來在「漢光電腦」兵推中,飛彈機動發射車扮演著反擊的關鍵兵力,包括國防部規畫中從來未承認過的「雲峰」中程飛彈、增程型雄二E巡弋飛彈、雄三增程型陸基反艦飛彈以及量產的弓三防空飛彈等,都將採用機動發射車來部署。甚至將向美軍購買的陸基「魚叉」反艦飛彈,都將採用車裝機動部署,台灣未來光是在飛彈發射車的部署數量上將超過200輛。
近幾年的漢光電腦兵推中,「防衛軍」在反擊能力上,主要是利用雄二E巡弋飛彈用來摧毀大陸東南沿岸500公里內的軍事目標,海軍雄二反艦飛彈則對「攻擊軍」的海上兵力進行反擊,打亂「攻擊軍」進攻節奏,造成兵損。
而這兩型飛彈能夠造成奇襲效果,主要事先就分散於山區及隧道,加上發射車機動性高,使得「攻擊軍」無法第一時間掌握並進行攻擊。
國軍強化「不對稱作戰」能力,又以機動部署最能提升戰力保存,針對遠距打擊兵力,現都已規畫採用機動發射車部署,且在飛彈量產前就已先行採購機動發射車與相關通信控制車輛,只要飛彈量產後就能立刻形成戰力。(記者/楊俊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