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與中國航太科工集團二院23所、天路航空工業集團等大陸頂尖航空、氣象領域企業合作,所共同研發的「高空長航時無人機下投探空系統」,5月13日順利完成陸地試驗,將氣象要素值成功傳至地面監控室,成功填補了大陸利用大型無人機開展氣象探測的空白。
今年1月間,大陸高空長航時無人機下投探空系統技術方案,通過專家評審。該系統可裝載在飛行高度達12000公尺、航程5至6小時的高空無人機上,據陸媒報導,該系統是在海洋氣象綜合保障一期工程的支援下,由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帶頭,組織航太科工二院23所等國內頂尖航空、氣象領域企業共同研發。開展了大量計算及模擬實驗,完成了下投探空系統和下投彈射裝置的設計,並制定了飛機掛裝下投探空系統技術方案。
無人機技術領先國際
下投探空系統是由下投探空儀、探空接收機、投放裝置等組成,以吊艙形式下掛於目前大陸國內領先、性能最高且可民用的「雲影」無人機左右兩側機翼,一個吊艙可容納24枚探空儀,每飛行架次可對目標下投48枚探空儀進行直接觀測。
無人機氣象探測是一項技術難度大、複雜度高、學科交叉多且極具挑戰性的工作,而無人機下投探空系統是飛機氣象探測的最重要、最基礎的負載。據中國航太科工二院23所工程師彭文武介紹,中國無人機技術已在國際上處於領先地位,且在海洋、環境調查、生態監測及救災等民用方面開展了廣泛應用,但在氣象探測尤其是大型無人機在氣象上的應用方面還處於空白狀態。
探空系統工作全自動
參加此次實驗的中國氣象局探測中心基地室主任張雪芬認為,此次無人機攜帶的下投探空儀在6000公尺高空投放後,將氣象要素值傳至地面監控室,成功試飛後,將可填補大陸利用大型無人機開展下投探空觀測的空白,並將為颱風探測、生態監測、人工造影作業和收集惡劣天氣氣象資料提供最尖端的技術支援。
中國航太科工二院23所說,該所的無人機機載下投探空系統,精度高、體積小、重量輕,機載探空系統與投放系統一體化,系統工作全自動。只要有資料線與電源線,不用改裝無人機,設備可以任意掛在機翼、機腹或機艙的某處,系統加有全自動溫控系統,保證系統在零下攝氏90度至70度的氣溫範圍內能可靠、穩定的工作。
(記者/孫曜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