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在2020年一共發現了2958個靠近地球的小行星,打破了史上觀測紀錄。美國太空總署(NASA)為此將於今年啟動雙小行星重定向測試(DART)任務,嘗試論證以太空船撞擊改變小行星軌道。而繼NASA之後,中國國家航天局也於4月底宣布,將開始論證「小行星防禦系統」。中國科學家指出,中國的方案可能是「以石擊石」。
目前對地球威脅最大的,是一顆寬340公尺、名為「毀神星」(Apophis)的近地小行星,將於2029年以小於4萬公里的距離掠過地球上空,這個距離正好在一些高軌道衛星的上方。與地球相撞概率為2.7%。屆時將是全球天文學家首次如此近距離觀測大型小行星的最佳機會。
NASA在今年4月模擬進行了小行星撞地球演練,模擬1顆大小約140公尺左右的小行星朝地球飛來,預測在半年內撞擊地球,由各國科學家所組成的國際團隊,在期間試圖透過各種手段來阻止小行星撞擊。演習結果發現,以目前地球的科技,沒有任何手段來阻止小行星撞擊,最後小行星摧毀了歐洲大部分區域。為此,NASA決定在今年7月底實施DART任務,讓太空船乘坐Space X的「獵鷹-9」火箭離開地球,並在2022年9月30日撞擊小行星,觀測其撞擊後的小行星軌道變化。
面對此一人類共同威脅,中國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於4月底時透露,中國也將研究論證建立「小行星防禦系統」,但他沒有就此作出更詳細的闡述。大陸官媒新華社則援引中國科學院院士葉培建的話報導稱,中國已在推動一項計畫,讓一個太空探索器在一顆接近地球的小行星上著陸,蒐集樣品,然後飛回地球釋放一個含有這些樣品的艙體,再繼續飛往另一個彗星進行環繞探索。
《中國科學:資訊科學》於今年2月刊發了中國中科院學者的《構建中國近地小行星探測雷達系統的需求與技術途徑探討》論文。其中針對傳統動能撞擊在預警時間較短的條件下無法有效防禦大尺寸小行星的問題,中科院複雜航太系統電子資訊技術重點實驗室提出了「以石擊石」加強型動能撞擊行星防禦概念:通過發射無人飛行器捕獲小尺寸小行星或在碎石堆小行星上採集超過100噸岩石,與飛行器構成組合撞擊體,操控組合體撞擊對地球有潛在威脅的小行星,以偏轉其撞擊地球軌道。相比傳統動能撞擊方法,對小行星的軌道偏轉效果可提升1個數量級,為防禦大尺寸潛在威脅小行星,提供了核爆之外的一種新選項。
(旺報/張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