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6・旺報-綜合報導

2019-07-16・旺報-綜合報導
收縮城市冠全球 陸重特色拚轉型

引導人口與資源向城區集中 突出優勢瘦身強體

在兩岸民眾的心目中,城市理應「越來越大」、「越來越強」。事實上,大陸高達12.1%的城市正在「收縮」,數量高居全球第一!日前大陸國家發展改革委官網發布《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首次提到「收縮型城市」一詞──2007至2016年,大陸660個城市中的80個,出現不同程度的收縮。

針對占全大陸12.1%的80個「收縮型城市」,發改委指出,收縮型中小城市需瘦身強體,轉變慣性的增量規畫思維,嚴控增量、盤活存量,引導人口與公共資源向城區集中。專家學者也提出,城市收縮未必都屬負面,積極轉型升級、走生態化道路的城市,若由長遠來看,反而更有益於城市的良性發展。

許多鄉鎮人口流失

2000至2012年的數據顯示,全球有20%屬於收縮城市,收縮城市數量最多的前五名分別為是美國、德國、法國、英國及大陸。但2013至2016年,大陸開始躍居首位,之後則是美國、德國、英國、巴西、日本、南非等國。

最早揭開中國「收縮型城市」神祕面紗的學者龍瀛,2013年在英國擔任訪問學者時,與合作夥伴把大陸第五、第六次人口普查資料,標註在大陸地圖上後,龍瀛才赫然意識到:大陸有三分之一的國土人口密度在下降,或者換一種說法,為數超過1萬個鄉鎮與街道辦事處的人口,在2000至2010年間處於流失狀態。

彰顯特色迎轉機

有關如何定義大陸的「收縮型城市」,包括連續收縮幾年或收縮多少人口,目前大陸官方尚無明確的標準。首都經貿大學教授吳康利用2007至2016年的10年資料,由660個直轄市、省會城市、地級市及縣級市的樣本中,識別出80個(地級市24個,縣級市56個)「收縮型城市」,不但人口減少且連續3年呈現負成長。

吳康曾繪製過一幅地圖,用黑點來代表「收縮城市」,東北地區的黑點有些已然連成線狀。不僅如此,長三角、珠三角等相對發達的地區,竟然也有黑點成片出現。

專家學者也替「收縮型城市」開出擺脫消亡命運的良方,例如以科技創新為訴求的江蘇昆山、強調產業優化與「以港興市」的張家港、打出文化品牌的浙江烏鎮,以及交通扮演轉型後盾的鄭州等成功案例證明,彰顯出鮮明的城市特色,培育突出優勢的產業,即有機會「化危機為轉機」。

一家工業機器人製造企業在佛山「互聯網+」博覽會上展示製造機器人。(新華社資料照片)
一家工業機器人製造企業在佛山「互聯網+」博覽會上展示製造機器人。(新華社資料照片)

大量人口棄城出走 只為找個工作

大陸國家發展改革委官網日前發布《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也讓「收縮型城市」一詞首度映入媒體、民眾的眼簾。除得知當前大陸至少有80城市,面臨不同程度的「城市收縮」外,也讓各界感到好奇,包括經濟發展停滯的東北地區,乃至長三角、珠三角等富庶地區,「收縮型城市」紛紛出現的形成原因。

據專家學者指出,大陸「收縮型城市」大致上可區分為「結構危機型收縮」、「大城市周邊的收縮」、「欠發達城市的收縮」及「邊境偏遠型城市的收縮」等4類。以「結構危機型收縮」而言,資源枯竭型城市收縮堪稱典型,例如甘肅玉門油田為大陸最早的油田之一,隨著資源的枯竭,「9萬人棄城,甘肅玉門淪為空城」。

「產業結構過於單一」也易造成城市收縮,較具代表性的首推東北地區。大陸改革開放前,東北城市化、工業化水平均較成熟,但工業化後期因產業升級相對停滯落後,工作機會較少,收入相對偏低,導致鞍山、營口、錦州等城市人口外流。

「積極轉型」形成城市收縮的案例,則包括成渝城市群的樂山、眉山、自貢等,由輕工業轉向重工業後,大量人口外出尋找就業崗位。科技進步推動的產業升級,也讓一些珠三角、長三角地區的城市呈現「收縮」,前幾年展開大規模實施「機器換人計畫」的佛山、東莞皆是如此。

近日網上流傳一篇以《逃離邊境城市》為題的文章,描述東北一位剛考上當地公務員的青年,衝破傳統家庭層層阻力,終捨棄旱澇保收的當地工作,到南方大城成為脫口秀藝人的故事,體現額爾古納、哈密、根河等「邊境偏遠型城市的收縮」。

(記者/賴廷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