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17・旺報-綜合報導

2019-09-17・旺報-綜合報導
開鍘名校辦民校 重慶首頒禁令

嚴格劃清公私立學校 禁止與房屋銷售掛鉤

近年來大陸有愈來愈多公立中小學以「幫扶」的名義參與管理私立學校,引發許多弊端;重慶市日前創全大陸之先,禁止公立中小學參與舉辦新私校,專家認為嚴格劃清公私立學校的界線是很有必要的,也可以避免強者更強、弱者更弱的「馬太效應」。

《重慶晨報》報導,重慶市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進一步規範公辦中小學參與舉辦民辦學校的通知》,規定公立中小學不得新參與舉辦私立學校、不得參與私立學校招生、不得以「幫扶」的名義參與管理司立學校、中小學入學資格不得與房屋銷售掛鉤,民眾們紛紛為新政喝采。

重慶一小學老師在給學生上數學課。(新華社資料照片)
重慶一小學老師在給學生上數學課。(新華社資料照片)

稀釋名校資源

大陸中小學「名校辦民校」,最有名的就是河北衡水中學。衡中以軍事化管理聞名,每年考上北大、北京清華的人數多得誇張;挾著高知名度,衡中在全大陸辦了23所學校,基本上都是和大企業或是房地產商合作,用高額的資金攫取高分學生和優秀師資,吸引眾多家長捧著現金只求讓孩子擠進校門,再以高升學率自我循環。

不過,「名校辦民校」容易有產權不明、公私不分等問題,弊端相當多。有專家坦言至少有以下問題:第一,因為多數「名校辦民校」是使用原校教師和招聘教師組合而成,容易稀釋名校師資;第二,招生惡性競爭愈演愈烈,導致部分學校惡意控制學生填志願以留住生源;第三,公私不分,濫用國家資源;第四,對公立學校教師來說,拿著國家的工資為私立學校上課,老師本身沒好處,因此流動率很大。

瀋陽一身穿校服的房屋銷售員,在房展會上向市民推銷學區房。(中新社資料照片)
瀋陽一身穿校服的房屋銷售員,在房展會上向市民推銷學區房。(中新社資料照片)

家長更相信私校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過去一直認為私立中小學可以補充公立中小學的不足,豐富教育資源。但最近幾年很多私校招生情況比公立學校更好,也就是說,很多家長更相信私立學校,這也是因為私立學校管理和辦學效率等確實比目前部分公立學校更好,形成了強者更強、弱者更弱的「馬太效應」。因此他認為嚴格劃清公私立中小學的界限,是很有必要的。

打擊公辦私校亂象 親師一致叫好

大陸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知名公立中小學辦的私立學校反而教學、招生比原校更好;家長為了讓孩子享受優質教育資源,只好咬牙忍受高學費,連夜排隊就怕報不上名。此次重慶明令不准公立中小學參與舉辦私校,許多家長以及在「名校辦民校」任教的教師舉手稱讚,表示總算讓公立學校回到正軌。

不少大陸評論指出,「名校辦民校」的問題,在教育資源豐富的地區,可能還更嚴重一些。例如地產商用自己土地蓋學校,再請知名的中小學來冠名,並讓購屋者子女優先入學;或是知名公立中學取消自己的國中部,把國中部交給私立中學,然後收取高昂學費,這些都是大陸不少「名校辦民校」的怪現象。有的家長除了要負擔私立學校高學費,還要先想方設法買下房子。這不但加劇了家長的經濟負擔,也造成社會普遍的焦慮。

家長帶著孩子在杭州某一民辦的中學招生現場報名。(新華社資料照片)
家長帶著孩子在杭州某一民辦的中學招生現場報名。(新華社資料照片)

一位私校教師表示,教育資源是公家的,名校每年都拿著政府的補貼,應該致力於本地區的發展,但他們卻用公家資源做自己的集團化辦學生意,拚命營利,就是不對。

一位文姓家長直言,看到重慶新政很興奮、激動:「支持!很多私立學校都是『民辦公助』,享受公家資源,本身就有很大的優勢,卻又以私立的名義,收高昂學費,這樣的現象並不合理。」不少家長表示,「名校辦民校」是基礎教育的一大痛點,期待停止「名校辦民校」之後,讓公立學校回歸正軌。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重慶市主城一個區已經積極跟進落實新政,包括規定區內公立中小學不得再新參與舉辦學校;教師也不得再新派出,以前派出的教師分年度穩妥退出。

(記者/簡立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