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27・旺報-專題報導

2019-09-27・旺報-專題報導
改革開放40年 陸脫貧邁向富庶

GDP世界占比逼近16% 政府與市場拉扯難解

1949年中共建政後,除了第一個5年計畫期間(1953年-1957年)經濟有較大的成就,之後就是政治動亂不斷,直至1978年改革開放。因此,中共「建立國家」雖然已經70年,但真正「建設國家」才不過40年。而且,直至今日,政府與市場在大陸經濟發展中所扮演的角色,依然牽扯不清。
由於內亂外患不斷,根據大陸學者胡鞍鋼研究,190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占世界總量比重還有12%,到1950年卻下降至4.6%,這是中國在世界GDP占比最低紀錄,中國也是當時世界最貧困國家之一。

2018年,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舉行,吸引172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會,3600多家企業參展,超過40萬名境內外採購商到會洽談採購。(中新社)
2018年,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舉行,吸引172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會,3600多家企業參展,超過40萬名境內外採購商到會洽談採購。(中新社)

社會主義改造失衡

改革開放的40年,大陸經濟才又恢復活力,2018年時,大陸的GDP世界占比逼近16%,中華民族才又真正走向復興之路。
在政治掛帥的前30年間,由時任總理周恩來主導的第一個5年計畫,經由蘇聯專家的協助,規畫詳盡,執行確實,因而奠定了大陸工業化(特別是重工業化)的基礎。
據統計,1957年大陸工業總產值比1952年增長128.6%,重工業在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由26.4%提高到48.4%;糧食、棉花都豐收。
在此同時,中共也順勢完成對農業、手工業、私營工商業的公有化,使大陸成為名符其實的「社會主義國家」。一些老字號、個體戶(小攤販)全部「被消失」。
事後,中共官方也反省「一五計畫」的缺失,包括農業生產跟不上工業生產的步伐;1956年出現全局性的冒進,基本建設投資總額147.35億元(人民幣,下同),比上年增長70%,高於1953、1954兩年的投資額,基本建設貸款占財政支出的比重由上年的30.2%猛增到48%,造成國家財政緊張;三是社會主義改造過急過快,為以後相當長時間留下後遺症。

一帶一路凸顯大陸雄心壯志。圖為河南鄭州保稅直購體驗中心。(新華社資料照片)
一帶一路凸顯大陸雄心壯志。圖為河南鄭州保稅直購體驗中心。(新華社資料照片)

轉向發展市場經濟

由於政治掛帥、急於求成,一五計畫的冒進問題在二五計畫中更加嚴重,加上各地的「浮誇風」(偽造經濟統計),像是「畝產萬斤」的現象到處出現;歉收加上數據增產(上繳數額也要增加),結果造成「三年困難」(1958年起),農村在這段期間甚至有人餓死。
在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前的三十年,大陸經濟持續走下坡。根據新華社日前披露的訊息,大陸GDP的世界占比在1978年時降到1.8%(1950年占比4.6%);人均GDP全球排名第134名,倒數第三。
在亡黨亡國的壓力下,以鄧小平為首的改革派決定中止「以階段鬥爭為綱」的政治掛帥路線,轉向以經濟發展為重心。
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政府與市場孰重的爭論不斷,呈現的形式像是「姓社姓資」、「一收就死、一放就亂」、「國進民退、國退民進」等等;有時政府的作用大些,有時候市場的力量大些。

改革國企振興民企

習近平任內的「國進民退」風波則是肇因於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大陸當局推出「四兆擴大內需」方案,但資金透過國有銀行體制發放,基本都到了國有企業手上;然後,國企再利用民企周轉不靈進行併購,形成改革開放後罕見的「國企興、民企衰」現象。甚至逼得習近平本人必需親自發聲挺民企。
可喜的是,雖然遭遇美國空前的貿易戰壓力,但北京當局仍堅持「以開放對抗圍堵,以改革化解危機」,繼續擴大對外開放,對內則減稅降費,協助民企脫困轉型,以更開放的態度面對國際保護主義的挑戰,確保大陸經濟持續快速發展。(記者/宋秉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