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28・旺報-專題報導

2019-09-28・旺報-專題報導
陸建政70年 核武發展受矚目

1996年應國際呼籲停止核試 模擬則未間斷

大陸於10月1日迎來建政70周年,外界除關注屆時天安門閱兵所彰顯的大陸70年來軍備武器的發展外,大陸的核彈頭經過60年來發展到底具有多少核威力也是關注焦點。據了解,儘管大陸自1996年開始就再未進行過實彈核試,但模擬核試從未間斷,每月仍以超級電腦類比核爆4至5次,評估殺傷效果以製造新型核武。
毛澤東在1958年宣誓要發展原子彈、氫彈後,大陸隨即於1959年6月13日在新疆羅布泊成立核試爆基地,從1964年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到1996年進行最後一次核試,大陸32年間在羅布泊祕密進行了多達45次的核試驗,總爆炸當量達2千萬噸,前前後後在羅布泊參加核試的基地官兵和技術人員不下10萬人。

位於青海的原子城,是大陸1958年建設的第一個核武器研制、實驗和生產基地。(新華社資料照片)
位於青海的原子城,是大陸1958年建設的第一個核武器研制、實驗和生產基地。(新華社資料照片)

兩彈試爆間隔不到3年

眾所周知,氫彈的威力比原子彈大很多,都是幾十萬噸到幾百萬噸甚至幾千萬噸級的爆炸當量,而大陸是世界上第四個掌握氫彈武器的國家。在1967年6月17日,大陸首次在羅布泊核試場成功進行了大氣層全當量氫彈試驗,這次氫彈試驗的成功,標誌大陸核武器的發展進入一個新階段。且大陸自1964年10月16日成功爆炸第一顆原子彈,到第一次成功進行氫彈試驗,只用了2年8個月。
在先後突破原子彈、氫彈、兩彈結合與空投原子彈後,大陸又開始研發中子彈,並在1980年代取得巨大進展。中子彈主要使用衝擊波與核輻射殺傷有生力量,但對武器裝備損傷很小,爆炸威力從幾十噸到數千噸不等,且核汙染較少,已成為大國的主力戰術核武器。
在掌握全部現代核武器技術後,大陸就積極回應國際社會的呼籲,搶在國際禁止核試驗前,於1996年7月29日進行了第45次核爆,並在同天就宣布即日起開始暫停核試。當年9月24日,時任大陸外長的錢其琛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和美、俄、法、英等60多個國家聯合簽署了《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

四川兩彈模型館內所展出的「兩彈」(原子彈和氫彈)模型。(中新社資料照片)
四川兩彈模型館內所展出的「兩彈」(原子彈和氫彈)模型。(中新社資料照片)

模擬試驗次數超越美國

但大陸對核試爆炸威力的研究在1996年後並未中斷。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的報告顯示,從2015年9月到2017年12月中國在實驗室內進行了200多次的類比核子試驗,而美國在2012年至2017年間僅進行了50次類比核試,中國核科學家在這3年進行的類比測試次數超過美國過去10多年的總試驗次數。
而除了超級電腦類比核試外,大陸還使用「多級氣炮」、「亞臨界核試」等設備技術來類比真實核爆炸中產生的極高熱量、壓力和衝擊波。在中國主要核設計設施所在的深山下隧道中,這些試驗的爆炸聲每周都可以聽到1次以上。為大陸科學家提供開發更先進核武器所需的資料。

現核彈頭部署約300枚

而發展至今,目前大陸的核武庫到底部署有多少核彈頭?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發布的《2019年年鑒報告》,目前大陸部署約有300枚爆炸當量不等的核彈頭,但其單枚核彈頭最大核爆炸當量可達550萬噸。
至於其核彈威懾能力又有多大?以當前解放軍部署的東風-5及東風-31彈道飛彈來看,單枚最高能搭載400至500多萬噸核當量的彈頭。而目前世界歷史上曾出現的最大氫彈,就是前蘇聯製造的沙皇炸彈「大伊萬」,爆炸當量達5000多萬噸,在「大伊萬」爆炸後,距離測試地點55公里內的所有房屋全毀;數百公里內的木造房屋均全毀,爆炸後的電磁脈衝波,更造成了一個多小時的無線電通訊空窗期。也就是說,解放軍只要對同一地點施放10至20枚的東風-5或東風-31,就能達到類似「大伊萬」的威力。(記者/張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