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祭出限台令,過去觀光業者最期待的十一長假,今年威力也因此不如以往,平均來台人數僅過去三分之一,僅剩約3470人,創下11年來最低紀錄。學者指出,我國政策過於保守、目標太低,且領導觀光的觀光局層級過低,應建立國家級的觀光單位,才有能力帶領觀光業往前進步。
大陸來台旅客自8月逐漸減少,9月更是跌落谷底,平均每日僅有約1208人,甚至連續五天跌破千人以下,最低只有528人。靜宜大學觀光學系副教授黃正聰表示,9月整月陸客估算約有4萬人,是2009年12月以來單月新低。
救急補助難止血
而今年大陸十一長假自10月1日至7日共計7天,過去平均每天來台陸客都多達萬人以上,近幾年也都有9000人,然而今年每天只剩3470人,為過去三分之一。
據統計顯示,今年十一長假中,假期第一天陸客人數最多,約有8000人,然而這股氣勢並未延續整個假期,七天下來平均每天陸客僅有3470人,相比過去每天都突破萬人的景況,可說是天壤之別。
台北城市科技大學觀光事業系助理教授李奇嶽表示,大陸7月宣布限制來台旅客後,交通部立刻提出以秋冬旅遊補助因應,看似政府應變措施快速,事實上只是將原要實施的方案提早公布、安撫民心罷了,所謂的救急旅遊補助已淪為長期方案,對觀光產業恐無助益。
觀光產業政策需調整
李奇嶽表示,我國觀光政策過於保守,如南向國家簽證放寬、來台國際旅客目標人數等,野心都不夠大,由觀光業的牽頭產業旅行社的營業業態發現,台灣將近3000家旅行社,九成經營台灣人出國,從事入境市場的旅行社大約僅占一成,由此得知,產業政策應該轉為鼓勵從事入境旅遊市場。
以馬來西亞政府鼓勵從事入境旅遊市場發展為例,馬來西亞的旅行業,每年接待入境旅客人次達到政府設定標準後,可以免除年度百分之二十六的產業營利稅,亦即台灣的營業所的稅,這樣的措施可以有效的引導產業往入境市場靠攏。
李奇嶽建議,應設立國家級的觀光人才研訓中心,並拉高觀光局層級,才能爭取更多人力預算,另需在主力客源國家廣設行銷據點、爭取二線機場開放天空、建設港口爭取國際郵輪停泊,要救觀光產業需從根本做起,不該只是靠補助自欺欺人。
(記者/李宜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