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01・旺報-綜合報導

2019-11-01・旺報-綜合報導
習宣示政策方向 國家治理現代化

中共將從革命黨轉型為執政黨 要求兩方面推進依法治國

縱觀中共第十九屆四中全會公報,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宣示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政策方向,代表從根部改進政治體系,指的是機構與人事改革,使之朝向「依法治國」,也可視為中國共產黨要從革命黨轉化為執政黨的必經之路。

習近平這套理念包括了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前者指國家治理的組織體系和制度體系設計,要解決建構問題,建立公共領域的理性秩序;至於治理能力現代化,是運用國家制度管理社會各方面事務的能力。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求執政者必須有現代思維,從革命黨向執政黨的思維轉型,建立開放、多元、包容的現代執政理念。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可以理解為具體的體制框架;國家治理能力的現代化,主要體現在理念、能力、素質。

2014年12月4日,西安市民在憲法日宣傳活動現場觀看依法治國宣傳展板。 (新華社)
2014年12月4日,西安市民在憲法日宣傳活動現場觀看依法治國宣傳展板。
(新華社)

調整設立組織與制度

治理體系要走向現代化,就要在體制的框架設計中,適應現代國家發展模式和管理模式,對行政組織、官員制度、法律體系進行改革,偏重組織機構和制度體系的調整設立;再加上良好的治理能力,才能發揮效能。

自鄧小平改革開放以來,大陸各級領導人對國家體制改革、國家機構改革,多次提出不同設想,例如「社會主義的法律體系」在數年前宣告完成。但官員的執政水準和能力,仍然有所不足,所謂「政令不出中南海」,指的不是中下級官員拒絕執行命令,而是中下層官員不能領略高層意圖。

理念能力素質三合一

從實務層面看,許多官員表面上根據制度循規蹈矩,其實從未認真思考為人民服務的理念和行政執行力。這與官員素質、治理能力、治理理念有關。惡性循環下,治國能力現代化難以貫徹。習近平過去長期擔任地方大員,對中國官場的問題甚為瞭解,明白要改變這個局勢,就要在虛實兩方面同時下手。

從「推進治國體系和治國能力的現代化」這句話可以想見,習近平其實已經對中國未來發展、中共未來發展找到既定方向,秉承鄧小平「兩手都要硬」,先在黨內、國內對官員進行一系列清理、整頓,打擊違法、腐敗,之後不斷強調「執行力」,清楚表達「第五個現代化」有備而來,而且必須要達成。(記者/洪肇君)